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资料-大纲必背考点简答题、论述题1

2024-08-29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9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晏殊词的创作特色。 P44-45

答 :(1)受南唐词影响,尤近冯延巳。

(2)其词风流闲雅,温润秀洁。

(3)语言明净致雅,构思曲折精巧。

2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P47

答 :(1)风格平易流畅,婉转曲折。

(2)在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富有情感。

(3)含蓄蕴藉而又平易自然,富于诗味。

3、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P62

答 :(1)按其题材内容,大体可分为社会政治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题画诗四类。

(2)这些诗的创作,可以作者贬谪黄州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 期他怀着宏大的政治抱负,本着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写出了一批 富有批判精神的社会政事诗,其中有一部分是针砭时弊和讽刺新法的作品。后期的题材是抒写贬谪时期复杂矛盾的人生感慨,以超然 物外、随缘自适的佛老思想为基调,创作风格由豪健清雄向清旷简远、平淡自然方面转变。

4、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P93-94

答 :(1)辛弃疾的婉约词柔中有刚。

(2)喜议论,以论为词。

(3)喜用典,用典广泛。

(4)以文为词,用散文句法。

5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P98-99

答 :(1) 诸体皆备,不论古体诗,还是律诗、绝句,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艺术风格多样。

(2)古体诗风格悲壮,或沉痛地表达了沦陷区人民渴望收复的愿望,或斥责主和派出卖国土的行径,或控诉投降派排斥抗战将领、 贻误国事的罪恶勾当,或抒发为国报仇雪耻、恢复失地的夙愿。

(3)律诗也颇多悲愤之作,他有意学杜诗的精练流丽和跌宕雄浑,表现阔大和沉雄的情感,神完气厚,七律自然圆转而对仗工稳。

(4)晚年写了大量风格清淡秀逸的绝句。

6 、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P102-103

(1)范成大的田园诗融合传统的田园诗及新乐府中“田家词”、“悯农诗”的内容。

(2)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在扩大田园诗的表现范围方面有了新的拓展。

7、白石词(姜夔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贡献。P109-110

(1)风格“ 清空”、“骚雅 ”。

(2)意境清幽空灵。

(3)虚字的使用是构成清空风格的重要手法。

(4)以健笔写柔情,褪尽铅华,更见清刚。

(5)音律精严,以雅乐注入词体,为清雅词风提供了基础。

(6)清 雅词风在婉丽、豪放之外别立一宗,蔚然成派,丰富了词体风格的内涵。

8、白朴杂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 P142

(1)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

(2)极富情感冲击力,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9、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 P143

答 :他的神仙道化剧以劝人出家归隐、寻找脱离红尘的世外仙境为主旨,具有比较浓厚的佛道虚无避世的思想倾向,故又可称为佛道 隐士剧或度脱剧。让神仙真人“度脱”凡人入道,宣扬真正隐士的道骨仙风之可贵,成为其神仙道化剧解决矛盾的方法,戏剧冲突和 人物活动均以度脱与被度脱为中心而展开。以马致远剧作为代表的元代神仙道化剧,剧中神仙,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而是人 间的隐士。

10 、郑光祖《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 P145 答 (1)情节离奇,富于浪漫色彩。

(2)笔触细腻,文辞秀美婉转,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曲,熔铸成优美的意境。

11、《倩女离魂》的思想内涵: P145

答:倩女灵魂和躯体分离的创意,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1)离开躯体的灵魂摆脱了现实的种种束缚,以纯真的性情大胆追求着自己的所爱,可以不理会世俗的一切伦理观念。

(2)留在现实中的躯体,承受着种种痛苦的折磨,正反映了青年女子在现实礼教的禁锢和压抑下心灵的痛苦。

(3)这种分离,虽是理之所无,却是情之所有,故具有动人的感染力。

12 、秦简夫杂剧《东堂老》的思想内容。 P146

答 :(1)写商人李实为人正直,人称“东堂老”,友人赵国器临终以不肖子扬州奴相托。扬州奴在父亲死后终日追欢逐乐,家产挥霍殆 尽。后在东堂老的教育和帮助下悔过自新,重振家业。

(2)剧作既肯定商人们质朴务实、刻苦耐劳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了在元代文化背景下对商人和商业的肯定,也表现了儒家伦理观念在商人职业道德中的体现。

13、关汉卿杂剧题材和内容的特点。 P150

答 :(1)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层面和人物,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

(2)集中反映了社会中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赞美他们的美好品格;

(3)在反映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和命运对个人的压迫的同时,始终表现出弱者顽强的斗争精神。

14、关汉卿《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悲剧性/悲剧的创作特色。P150-151

(1)戏剧冲突尖锐激烈。 作品通过窦娥和黑暗社会现实的冲突,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剧命运及其反抗精神。

(2)作品对当时社会的揭露是广泛而深刻的。除了高利贷盘剥、恶霸横行、官府黑暗等元代社会突出的问题外,读书人的贫穷、封建道 德观念的毒害等,也是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原因。

15、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P153-154

答 :(1)《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 一是以老夫人及郑恒为一方,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的冲突;二是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矛盾冲突。前者是主线,后者是辅线。两条线索互相制约,交错展开。

(2)戏剧的矛盾冲突并不是以崔、张一方的绝对胜利而结束的,而是一种妥协的结果。作者“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实 现了,以门阀地位为基础的婚姻观念也没有遭到破坏。

16 、张养浩散曲创作的艺术特点。 P159-160

答 :(1)张养浩的不少作品带有政治批判色彩,显出沉郁的风格,语言比较质朴豪放。

(2)对社会和官场的讽刺,更有着深于世故的锐利。同时,赞美田园生活的平静闲适,真挚亲切。

(3)张养浩散曲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怀古之作,特别是其中的[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散曲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由王朝 的兴亡,深入一步看到了这兴兴亡亡之中的百姓,把眼光投向了社会底层,揭示了一个带普遍性的历史规律:“兴,百姓苦;亡,百 姓苦。”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王朝与百姓利益的根本对立,使作品的思想价值升华到一个难能可贵的高度。这首小令的特点,是以语言 警策动人。

17、《荆钗记》的艺术特色。 P164

答:(1)情节结构精巧,戏剧性强,戏剧冲突层层展开,很适合舞台演出。

(2)其曲文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情文相生,通俗而动人。

18、《拜月亭记》的艺术特色。P165

(1)剧本运用误会巧合的手法,使得关目奇巧而颇见匠心,剧情发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曲文本色自然,贴合人物身份和性格,有较强的感染力。

19 、讲史话本的一般艺术特点。P169

答 :平话大多根据各种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浅显的文言和白话并用,其间穿插诗词,把庞大复杂的历史事件编成情节连 贯的长篇故事。关目曲折生动,文词却比较质朴,只交代大概情节,不做过细的描写,具有提纲性质。这便于说话人登台献艺时,根 据各自的演说才能去发挥或增减。

20、《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P188

答 :(1)继承宋代以来以蜀汉为正统的看法,表现出强烈的“尊刘贬曹”的倾向。通过对曹操的残暴奸诈、刘备的宽厚仁爱的描写,表 现 出对“仁政”、“明君贤相”社会图景的向往。

(2)强调了“义”的 道 德价值,始终以“义”作为描写和衡量人物的重要标准,强调人与人之间以德相报、互相帮助的道德观念。

(3)全面展示了汉晋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广阔性和复杂性,被视为“绝好的历史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