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资料-大纲考点汇总7

2024-08-29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9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四《金瓶梅》

1.试述《金瓶梅》的主要内容与社会思想意义。[1710论述][★★★★★]

主体部分细腻描写西门庆- - 家的日常生活,通过以西门庆为核心的种种社会活动和这个家庭的兴衰历史,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写的是北宋末年的故事,实际反映的却是明代后期特有的社会现实和世俗人情。

(1)通过对西门庆这样一个兼富商、 恶霸、官僚、淫棍于一身的人物不动声色的描写,充分暴露了明代后期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朽,及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社会现象。

(2)小说不仅写出了西门庆的贪婪与很毒,而且也写出了他的精明强干,真实地塑造了明代后期新兴商人形象。[明代后期“好货、好色"的社会思潮对小说作者的影响]

(3)小说通过一一个家庭兴衰的故事,表现了对于人性的更为深刻的思考。如果- -味放纵人性中好货、好色的这一- 层面,必然是对于人性的扭曲,乃至成为人性的毁灭。

2.试述《金瓶梅》的艺术成就。[2010考期论述/1301论述/2110简答]

(1)塑造人物摆脱了以往类型化的缺陷,既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又能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显示出性格的变化与复杂性。(2)以白描手法写世俗人情, 直书其事,不加评论而是非美丑自现。

(3)将各色人物交织在一起加以描写,突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形成一-种网状的艺术结构。

(4)语言口语化、通俗化,人物语言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富有个性。[2110简答]善于运用北方尤其是山东方言俗语,语言通俗,有口语化色彩。叙述语言细密、丰富。


五、“三言”与“二拍"

1.试述“三言"的思想倾向及艺术特色。[1510论述/2104/2204简答][★★★★]

“三言”是冯梦龙编纂刊刻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1)“三言”的内容及思想倾向,主要有三类: [2204简答]

一是不少商人题材的小说突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观念,而转变为乐善好施、诚实守信;

二是不少婚恋小说表现出婚姻自主和爱情自由的观念;

三是不少篇章从市民阶层的立场与价值观念出发,揭露和抨击社会各种不公正现象,富有斗争锋芒。

(2)“三言"艺术上贴近日常的世俗生活,[2104简答][★★★★]

善于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抓住一些偶然巧合来构成富 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次,善于通过揭示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显示人物内心矛盾,或通过人物行动皴染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还注

重人物内心活动的表现。第三,语言方面,雅俗共赏,生活气息浓郁。

2."“二拍"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

“二拍"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思想意义:

(1)商人题材成了“二拍"中的最主要的角色,反映出当时商业贸易的许多真实情状。

(2)表现出赞同婚姻自由自主、男女地位平等的思想观念,把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得更加响亮。

(3)反映世态人情,表现出的批判社会黑暗的愤激情绪较“三言”更为强烈。如《恶船家计赚假尸银》。

“二拍"的艺术成就弱于“三言”:

(1)行文比“三言”相对粗率;在肯定男女情欲的同时,又伴随着过多的性行为描写;

(2)多谈神鬼迷信、轮回报应,有时宣扬陈腐的忠孝节义观念等等。注意迎合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在创作过程中缺少向意蕴内涵层面的提升,许多小说表现的美丑善恶模糊不清。

(3)其总体文学成就弱于“三言”。《今古奇观》: 40篇,流行最广的拟话本小说选集。


六、明代戏剧

1.明代戏剧的特征:明代戏剧主要包括杂剧和传奇两种类型。作家、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审美风格的雅化。

2.康海《中山狼》与明代杂剧的演变: [简答题考点]

(1)取材于马文锡文言小说《中山狼传》,优秀的讽刺世情的寓言剧。

(2)主张兼爱的东郭先生冒着风险救了被赵简子人马所追杀的中山狼,这条饿狼竟要吃掉东郭先生。[该剧并非讽刺某人,而是对官场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污浊风气的概括] (3)特点: 主题鲜明,结构严密,关目紧凑,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动物,饶有童话趣味,富于教育意义。 在此之后,讽刺性杂剧成为明杂剧创作的主流。

3.《四声猿》[1210名词][★★★]

徐渭:诗文集《徐文长集》;戏曲史论《南词叙录》;嘉靖后讽刺杂剧作家成就最高

(1)《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取义《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2)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折、《玉禅师翠乡一梦》二折、《雌木兰替父从军》三折和《女状元辞凰得凤》。

(3)长短不拘,形式灵活,表现了作者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

3.明中期的三大传奇:《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

李开先的《宝剑记》(以忠奸斗争为主要矛盾;林冲)、梁辰鱼的《浣纱记》(西施、范蠡的故事;是一部用改良[魏良辅]后的昆腔曲谱创制演出的传奇)和相传为王世贞所作的《鸣凤记》(描写现实重大政治事件时事剧;严嵩严世蕃父子)。 三大传奇取得了较高成就,标志着明代传奇繁荣局面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