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资料-大纲考点汇总4

2024-08-29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9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二部分辽金元文学

一、金代文学

1.国朝文派[1804名词][★★★★★]

(1)金代中后期的诗文作家群,形成了有别于宋的独特风格。(在金朝成长起来的诗文作家活跃于文坛)

(2)其代表作家有墓理、党怀英、赵秉文、王庭筠。[1910多选]

2.“借才异代”[1010名词][★★★]

(1)金初文坛的作家,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

一是由辽入金的文臣,如韩昉等;

二是由宋入金的文士,如宇文虚中、昊激、蔡松年等。活跃于金初文坛的是由宋入金的文士。

(2)清人庄仲方在《金文雅序》中称这种现象为“借才异代”,此说揭示出了金初文学的起因及性质。

3.吴蔡体: (1)吴激、蔡松年被认为是金代前期诗文的重要代表, (2)吴、蔡以词著称,时人称为“吴蔡体”。

4.简述金代“国朝文派”重要作家的诗歌风格。[0810简答]

(1)蔡理:诗中常流露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又时常展现出豪杰之气。开创与前期诗人不同的北国雄健诗风。

(2)党怀英:其诗精细工整,古朴自然,如《奉使行高邮道中》。

(3)王庭筠:其诗学苏、黄,却没有险怪艰涩之病。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工险韵。其诗多写景咏怀之作,清新秀丽。如《河阴道中》。

(4)赵秉文:其诗学李、杜、苏黄。诗歌创作强调“师古”,但又提倡风格的多样化。七言长诗气势奔放,不拘一格。律诗壮丽,五言古诗则真淳简淡,冲和清远。


二、元好问[★★★★★]

1.元好问:是金元时期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大家;在诗、文、词、文学批评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1810 名词]

2.《论诗三十首》: [1604名词/2204多选][★★★★★]

(1)是金代元好问作。(2) 论诗以风雅为宗,推崇自然标举清刚雄健等。

(3)以风雅为宗,要求诗歌回归“正体”,通过细评汉魏以下诗人,明辩诗史正伪清浊。论诗推崇自然,标举清刚雄健。在对唐宋诗的评价中,推尊李、杜,对宋黄庭坚特别是金代效法黄庭坚诗而形成的弊端,有所批评。

3.元好问创作的特点[★★★★★]

(1)诗歌风格:沉挚悲凉,[七言律诗]伤乱诗:接响杜甫的沉郁顿挫;伤乱诗风格苍凉沉郁和骨力苍劲。

(2)诗:诸体兼善,七律与七绝成就最为突出。晚年所写咏物诗、山水诗、题画诗也有相当高的成就。

(3)词:以豪放为主,融汇婉约情词的韵致,形成清雄顿挫而深婉明丽的成熟风格。《摸鱼儿》(问世间)

(4)文:取法欧苏,纤徐委备,平易之中又极有情致。

4.元好问词作的特点: [2210 多选]

(1)元好问是金元词坛巨擘bo。元词兼宋词豪放与婉约于一体。

(2)小蒋老师提醒:此为后世学者观点:①"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者矣"。②“遗山之词,亦浑雅,亦博大,有骨干,有气象。”③词“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如《双莲》《雁丘》等作,妙在模写情态,立意高远,

初无稼轩豪迈之气”。

(3)以豪放为主,能融汇婉约情词的韵致,形成清雄顿挫而深婉明丽的成熟风格。如词《摸鱼儿.问莲根》、《摸鱼儿.问世间》[大雁殉情-2110单选],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极其动人,是中国词史的佳作。


三、《西厢记诸宫调》

1.诸宫调[0501名词; 2110多选]: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由于是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杂以说白,表演长篇故事,因而称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 宫调作品。

2.《西厢记诸宫调》[1504名词]《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根据唐传奇小说《莺莺传》进行再创作。作者金代董解元。

3.《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艺术特点: [董西厢]

(1)董解元对唐代元稹的《莺莺传》故事情节内容作了创造性的改造。

(2)改动:将“始乱终弃”的悲剧结局,改为崔、张二人私奔出走“美满团圆”的结局。思想摒弃原作中表现的“女人是祸水”的道德说教;使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3)艺术上,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构成五万余言的鸿篇巨制。曲词优美。曲词特点:“精工巧丽,备极才情,而字字本色"


四、元代前期杂剧[前期杂剧中心: 大都;后期杂剧中心:杭州]

1.白朴《梧桐雨》:

(1)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取材于自居易《长恨歌》。作者白朴。[历史剧]

(2)主要表现了,安史之乱后唐明皇的孤寂落寞、哀伤幻灭之感。唐明皇形象:把帝王宴乐生活的豪华奢侈、纸醉金迷,渲染得淋漓尽致;写出他孤独寂寞时的悔恨和哀怨。

(3)王国维说该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白朴《梧桐雨》创作特色: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极富情感冲击力,沉雄悲壮,创造悲凉意境。

2.马致远《汉宫秋》[1410名词]

(1)马致远杂剧代表作,杂剧中著名的历史剧之-。剧写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事。

(2)历史故事是为其情绪的抒写服务的,剧中表现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浓郁的民族情绪。

(3)马致远对史事进行了改造和虚构,改成胡强汉弱。

3.简述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1210简答][★★★★]

(1)马致远以写神仙道化剧著称,他的神仙道化剧以劝人出家归隐、寻找脱离红尘的世外仙境为主旨,具有比较浓厚的佛道虚无避世的思想倾向,故又可称为佛道隐士剧或度脱剧。

(2)剧中神仙,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而是人间的隐士。如《黄粱梦》、《陈抟高卧》等代表作。

(3)宣扬的愤世、出世思想,具有现实批判精神;曲词浏亮自如,淋漓酣畅,声韵兼美。


五、 元代后期杂剧

元后期的主要杂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910简答]

郑光祖《倩女离魂》、宫天挺《范张鸡黍》、秦简夫《东堂老》、乔吉《扬州梦》。[1510多选]

郑光祖《倩女离魂》:情节离奇,浪漫色彩。语言笔触细腻/文辞秀美婉转/融化前人诗句入曲/熔铸成优美的意境。宫天挺《范张鸡黍》:范式/张劭/孔嵩/王韬友情及仕途黑暗;道德批判色彩鲜明/歌颂人间友情/抨击仕途的黑暗。乔吉《两世姻缘》:悲喜连缀,贯通- -体, 最动情处在第二折,其中写玉箫思念韦皋的曲词既优美又极有感染力。秦简夫《东堂老》:对商人和商业的肯定,儒家伦理观念对商人职业道德的影响。不以情节、词采取胜,词语本色。


六、关汉卿

1.简述关汉卿杂剧创作概况。[1804/1810简答][★★★★]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他一-生写了六十多种杂剧。

关汉卿的作品,就内容说可分三类:

(1)公案剧:揭露社会政治黑暗,触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绯衣梦》等。

(2)妇女生活剧: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的坚强、勇敢和机智,带有喜剧色彩,如《救风尘》《谢天香》《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等。

(3)历史剧:歌颂历史英雄人物,曲折地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受,其中有三国戏《单刀会》《西蜀梦》,还有《哭存孝》《陈母教子》等。

2.《窦娥冤》[1404名词][★★★★★]

(1)关汉卿公案剧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2)作品主旨在于揭示窦娥感天动地的冤屈。

3.简述《窦娥冤》悲剧的创作特色。[1510简答][★★★★★]

(1)《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尖锐激烈;窦娥的性格刻画得非常鲜明。

(2)作品通过窦娥和黑暗社会现实的冲突,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剧命运及其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