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0.《欧那尼》决战[名词考点] [★★]
反对封建暴君的进步主题,反映七月革命前夕人民高涨的反封建情绪。
(2)艺术:剧本完全打破了“三- -律"的限制,地点随意变换,大量采用奇情剧的手法,充满浪漫的奇异构想。围绕它的.上演引起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阵营之间的- -场决战。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彻底战胜了古典主义。
11.简述《悲惨世界》的主题。[2010 考期简答] [★★★★★]
《悲惨世界》是雨果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共5部:①芳汀,②珂赛特,③马吕斯,④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丹尼街的英雄血,第5部冉阿让(贯穿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
(1)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表示关注和同情。
(2)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进行了猛烈批判。
(3)对共和主义英雄和巴黎人民起义进行热情赞颂。
(4)宣扬了作者企图以仁爱感化、开办慈善事业解决社会矛盾的人道主义理想。
12.雨果的人道主义。[简答题考点] [★★★]
(1)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2) 在《悲惨世界》中,作者同情关注劳动人民的苦难,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反动,歌颂共和主义者的英勇斗争,反映了雨果人道主义的进步性;而他企图以道德感化、开办慈善事业解决社会矛盾的设想则是其人道主义局限性的表现。
(3)他批判封建专制王朝、天主教会的黑暗势力和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性,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歌颂共和主义者的英勇斗争,肯定法国大革命。
(4)同时也极力夸大爱和美的感化力量,幻想以仁爱感化、开办慈善事业来解决社会矛盾,把以仁慈宽恕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置于“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
(5)他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中的矛盾和局限,是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难以避免的。
13.《巴黎圣母院》的主题。[简答/论述考点] [★★★★★]
(1) 《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的巴黎为背景,但作品写于1830年七月革命时期,与当时法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不仅对路易十一-统治下封建王朝的专制残暴予以猛烈批判,同时对天主教会的黑暗伪善也进行了深刻揭露。
(2)对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命运表示深切同情,赞美这些“低贱者”美好的心灵和品德。
(3)小说在描写下层人民苦难的同时,对于他们的反抗斗争精神也予以一-定反映。通过佛兰德使者的预言:预示着封建势力的灭亡,人民革命时代的必然到来,表明作者政治态度转变后坚定的共和立场。
14.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
(1)克罗德:是天主教会恶势力的代表;禁欲主义的牺牲品。批判了天主教恶势力对人民生活的危害作用,宗教清规戒律的约束与人的本能欲求在他身上产生的激烈冲突。
(2)加西莫多:另一种类型的_“低贱者”的代表,是作者赞美的对象。外貌奇丑:心灵美好、性格善良、坚强勇敢、富于牺牲精神,渲染了爱的感化力量和作用。
15.《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哈尔达的形象。[★★]
(1)是一个封建制度下无辜遭受侮辱迫害的下层妇女形象和人性美的化身。
(2)她处身社会底层,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和反抗性格。她不计前嫌,给加西莫多在刑台喂水;为救穷诗人甘果瓦,自愿同他“结婚”;真诚爱曾救过她的侍卫长法比,对克罗德的威胁利诱坚贞不屈。
(3)在她身上外貌的美与心灵的美和谐地统-,成为美的化身。通过她赞美“低贱者”美好的心灵和品德。
16.论述《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1710论述] [★★★★★]
(1)运用“美丑对照原则”进行创作。
(2)恢宏的史诗性质。
(3)曲折离奇、跌宕引人的情节。
(4)精彩的心理描写。
(5)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庄重神奇、动人心魄,仿佛是富有灵性的活物。
17.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1404 简答] [★★★★★]
论述《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0910 论述详细版答案] [★★★★★]
(1)雨果丛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运用了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照的艺术原则,编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塑造异乎寻常的人物,展现了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
对照艺术在《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体现在情节、场景对照与人物形象对照两个方面。
(2)首先:在情节、场量方面,爱斯梅哈尔达被抢与被救、爱情幽会与被诬告判刑以及被救入圣母院与被出卖杀害等悲喜强烈对照:愚人节歌舞的喜剧性开场与被害徇情的悲剧性结局遥相呼应,封建宗教节日“主显节”的死气沉沉与贫民狂欢节“愚人节”的生气勃勃,以路易十一为代表的封建王朝的专制残暴与以克罗班为首的乞丐“奇迹王朝”的平等人道等强烈对照。小说情节场景的强烈对照,不仅使小说的布局结构显得紧凑、匀称,还有利于揭示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小说富有紧张的戏剧性,扣人心弦。
(3)其次:人物形象的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髓,主要通过人物自身的对比以及对爱情的态度构成对比表现出来。比如,加西莫多外貌的丑陋和心灵的美好、弗比斯外表的潇酒和内心的丑恶、克罗德外表的道貌岸然和内心的邪恶自身形成强烈的对照。作家还通过爱斯梅哈尔达与弗比斯、克罗德、加西莫多、甘果瓦四个男性人物的相互关系的描写,形成彼此间的强烈对照,深刻揭示了人物的灵魂和本质。从弗比斯的虚情假意与爱斯梅哈尔达爱情真挚、克罗德的邪恶与爱斯梅哈尔达的美好、甘果瓦的儒弱无能与爱斯梅哈尔达的爱憎分明等相互对照中,雨果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灵魂与躯体、情与欲之间的内在矛盾,体现了自己的爱情观点和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