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三章《水浒传》
一、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与《水浒传》的成书:
1、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宋史》中《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 及《东都事略》等典籍都记载宋江事迹,南宋开始,宋江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2 、宋末元初,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传赞》。说话艺术题材。
3 、宋元之间的《大宋宣和遗事》。
4 、元杂剧中也有不少水浒戏,《李逵负荆》《双献功》等。
5 、施耐庵最后完成《水浒传》。
6 、关于其作者,学界有五种代表观点。(P60)一般认为先是施耐庵作又经罗贯 中整理加工完成。
7、版本复杂,今知有七种之多,分为繁本与简本两大类,主要根据文字的详略、 描写的细密来分,繁本文繁事简,又有 70 回、100 回和 120 回三种;简本有 102 回、115 回、124 回、120 回及不分卷,文学价值不高。通行的都是繁本。
二、农民革命的兴亡史:思想取得独特的成就,大致有四点:
1、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 ”“乱自 上作 ”,从而真实地写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热 情地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的正义性。
2 、热情地歌颂了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表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英雄 气概、斗争意志和伟大力量。
3 、描写了一支农民起义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到聚合, 由盲目行动到有明确的行动纲领和严明纪律的革命大军,以及受招安,以至最后 失败的全过程。
4 、由于忠实地反映了农民起义革命斗争的生活,因而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一些军 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经验,尤其是农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运用和斗争策略方面的经 验,这也是我们认识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意义时不容忽视的方面。
与以前描写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相比较《水浒传》又有三特点:
1 、以前许多描写反压迫斗争的作品,常常将封建压迫归结为个别人的行为,好 象只要诛除了奸恶,社会就会变好,被压迫者就会得救。而《水浒传》所描写的 封建压迫,却是从上到下的一个封建统治网,是整个封建官府,是互相勾结、极 其凶残的封建势力。
2 、以前许多作品描写被压迫者的斗争,多是个人反抗,虽然也不乏坚决刚强的 人物,但大多处于孤危的地位。而《水浒传》则重点描写和歌颂了集体的反抗, 写出梁山泊起义队伍在声威、气势和力量上,都压倒统治者,令野蛮闻风丧胆, 束手无策。
3 、过去作品所写的反抗者多是由于自身受到迫害而起来反抗,而《水浒传》所 写英雄则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打抱不平。三、怎样认识《水浒传》中的招安描 写:招安的描写,反映了小说存在着深刻的思想矛盾: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梁山义军 的造反精神和革命事业的正义性,却又让他们接受招安;写招安,又不是以领袖 们的荣华富贵作结,而是写出一个催人泪下的惨局。形成这种深刻矛盾的历史根 源和社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民阶级本身的认识局限。“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
2 、忠君思想的影响。
3 、民族斗争历史背景的影响。宋元之际的民族矛盾。
4 、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实行招抚政策的影响。
三、关于《水浒传》的“忠义 ”(补充,供参考):
1)作品着力表现的思想也是“忠义 ”,“忠 ”就是忠于大宋皇帝,“义 ”主要指一 群好汉之间的互相帮助以及对梁山事业的忠诚。宋江的身上,“忠义 ”思想最为 集中,但又存在忠与义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制约他上梁山以及上梁山后的一切 活动,在他的身上,忠要高于义,一旦有尽忠的机会,不惜因忠而背义,因此, 最后招安、平方腊也就有其必然性了。作者有意调和忠与义的矛盾,但却不可调 和。最后忠胜于义,表现出儒家文化对绿林文化的冲击与包容。
2)作品在歌颂梁山英雄“全仗忠义 ”的同时,深刻揭露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 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 ”,揭示“官逼民反 ”的主题,这也是梁山泊 忠义矛盾的根源。
3)仗义疏材也是“义 ”的延伸,是好汉之间互相帮助及对陷于困境中的弱小者的 帮助。值得注意的是,作品表现义与色的对立,表明绿林文化对女色的排斥。
四、英雄群像和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在人物塑造上,《水浒》与《三国》有些共同的艺术特色,譬如善于组织生动曲 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通过矛盾冲突,以人物自己的言语行为来展现其思想 性格;能抓住并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写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在具 体表现方法上,渲染、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等。但《水浒传》在人 物塑造上有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特色,比之《三国》有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表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一定程度的结合。其英雄 人物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作者将美好高尚的思想品德、强烈的反抗精神和高 强的武艺赋予这些英雄身上,使他们一个个光彩照人。同时,作者又并未将他们 神化,而总是从生活出发,实事求是地写出他们的性格与心理,因而充满着生活 气息。武松。2 、能从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出发,去把握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因而他不仅嫩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环境遭遇,不同的生活条件,写出不同人物的 不同性格特色;而且还能在社会阶级斗争的发展中,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如林冲被逼上梁山,杨志、武松等都是如此。
五、《水浒传》的细节描写: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有了更多的细节描写,这也表现出中国古典小 说的现实主义艺术在一步步走向成熟。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鲁提辖三 三拳打死郑关西。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全书“人有其性情, 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口声 ”,即言其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