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八章《儒林外史》
一、吴敬梓生活的时代及其创作:
吴敬梓生活于 18 世纪上半期,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尽管是“康乾盛世 ”, 但潜伏着危机,当政者对知识分子采取以文字狱高压与以科举收买两种政策。吴 敬梓出生于世代为官的科举之家,其曾祖、祖父两辈中多通过科举考试做了清初 的大官,“五十年中,家门鼎盛 ”。自父辈始,家道中落。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 经历了一个追求、失望到冷淡、憎恶的过程。18 岁中秀才,29 岁参加科试因行 为狂放而被黜落,因此对科举考试大为失望。以后几次考试都未能参加。其出身、 其经历使之熟悉科场,故能创作出《儒林外史》这部传世名作。
现存最早的《儒林外史》刻本是嘉庆八年(1803)的卧闲草堂本。其版本有 50 回本、55 回本、56 回本、60 回本等。除《儒林外史》外,还著有《诗说》七卷、 《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已佚)。今仅存《文木山房集》四卷。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以明代为背景,实际上反映清代中期的社会生活面貌。
1 、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隐括全文 ”:
1)否定功名富贵的思想,是全书总的思想倾向。
2)儒家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
3)盛赞孝道,恪守儒家的孝悌信条。
4)作者对学问的理解也还是经史、天文、地理一类,基本上还是传统所提倡的学 问范围。
2 、全面深刻地揭露批判了科举考试制度,具体有以下几点:
1)结合科举考试制度所造成的恶浊的社会风气,揭露了科举考试制度对封建士 子身心的摧残和毒害。周进与范进。官与财。
2)揭示了由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所造成的功名富贵热,在社会上有着极其广 泛的影响。
4)除功名富贵热外,科举制度还派生除各种各样丑恶的社会现象,严重地毒化了 社会风气。求签、测字、算命。
4)小说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揭露,还触及到了八股取士的内容。
5)小说还生动地揭露了科举考试制度的虚伪和腐败:A 、主考官的昏庸、腐朽, 不学无术;B 、科场的腐败与丑陋。
3 、批判讽刺对象除科举及热衷于科举的士子外,还有:
1)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的假名士。所谓假名士,即“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 高,被人看破耻笑者 ”,表面上看并不醉心于功名举业,而实际上却是依附于这 宗制度所产生的地主官僚剥削阶级的寄生虫。他们多是想功名、谋富贵而不得, 于是假托名士风流,饮酒做诗,到处招摇撞骗。如权勿用,匡超人等。
2)官场的黑暗。官府与豪绅互相勾结,狼狈为奸。
3)作者肯定忠孝的同时,也深刻揭露和尖锐地讽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与残酷。王 德、王仁、王玉辉等。
4 、正面形象与作者的理想:其正面形象主要有两类:
1)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有王冕、庄绍光、迟衡山、虞博士和杜少卿等,他们是 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他们身上的共同特点是:A 、鄙弃功名富贵,不热衷于科 举考试,不愿意出来做官。B 、 自由独立,狂放不羁,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C、 承袭了传统思想道德,坚持所谓真正的正统的儒家思想,特别是德治仁政思想。
2)市井小民,他们处于社会底层,作者以赞美的笔调描写他们纯朴、善良、诚实 的品格,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但这些市井人物的身上, 不免带上了浓郁的清高名士的风雅气质,影响其真实性。
总之,从这些正面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作者是批判假儒而肯定真儒的,其 社会政治理想也还是儒家的理想,其做人标准也没有、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脱离 传统的道德观念。他看到了社会的深刻的矛盾和危机,并且大胆揭露和批判;但 他却看不到社会的真正出路,看不到光明和希望。书中最后的描写充满了一种失 落的无可奈何的悲剧气氛。
三、《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
1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上,其人物描写有如下特点:
1)从不孤立地写人,写人物的行动和思想总是着眼于人物关系,着眼于周围的环 境条件,因而不仅能写出人物有什么样的思想行为,还能揭示出为什么有这样的 思想行为。其讽刺是为抨击整个社会而发的,是戏剧性和悲剧性相结合的。
2)将爱憎情感隐含在具体形象的艺术描写中,不是凭空抽象的说明,而是依靠人 物自身的语言行动来表现。
2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具体包括:
1)通过漫画式的外形描写,来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
2)夸张之笔,突出人物的可笑可鄙。范进发疯、严监生临死。
3)通过人物言行的自相矛盾揭露其虚伪可笑。严贡生之言。
4)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言行对比。
5)有意安排一种出人意料的细节或场面,让讽刺对象出洋相、杀风景。
6)通过书中人物去奚落、嘲笑或捉弄讽刺对象。
3、《儒林外史》的讽刺与其杰出的语言艺术分不开,其语言是在口语的基础上提 炼而成的炉火纯青的白话,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其特点:精炼、准确、生动、传 神,有一些方言的色彩。人物的语言,各有其不同的身份和性格。
四、《儒林外史》的叙事风格和结构特色:
1 、叙事风格:完全褪尽了情节的传奇性,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紧张见长,而以 平实朴素的白描为主导的叙事风格,创造出真实再现现实生活的生动图画。
2 、结构特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无贯穿全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