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论述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310 论述/0401多选] [★★★]
(1)思想特征:
①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②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2)艺术特征:
①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
②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宪章派文学”[名词考点]
(1)英国1838年至1848 年爆发的_“宪章运动”中出现的文学流派。[劳资矛盾]
(2)主要成就是诗歌,反映了工人的呼声,政治倾向明确。
(3)语言晓畅,充满激情,流传广,影响大。代表诗人主要有琼斯和林顿。
3.“多余人”[2204/2104 名词/1410名词] [★★★★]
(1)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2)大多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
(3) 但这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
(4)代表人物有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洛摩夫等。
4.“小人物”: [1210名词/0401名词] [★★★]
(1) “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塑造的一系列典型。
(2)他们是性格懦弱、胆小怕事的被欺凌与侮辱者。
(3)通过这类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4)继普希金之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塑造过此类人物。
5.自然派: [1604 名词/1110名词] [★★★★★]
(1)“自然派”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是指19世纪40年代俄国文坛上出现的以果戈理为代表的- -批现实主义作家。
(2)他们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生活,揭露了农奴制的腐朽黑暗,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命运,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变革社会的愿望。别林斯基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派文学批判现实的创作倾向。
(3)果戈理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钦差大臣》《外套》《死魂灵》)
6.“新人”:
(1) 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2)如《父与子》中的巴扎洛夫、《怎么办? 》中的罗普霍夫等。
(1)斯丹达尔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们富于激情,追求纯洁爱情,不求虚荣,不受封建礼教束缚。
(2)《瓦尼娜. 瓦尼尼》中的瓦尼娜.瓦尼尼和烧炭党人富于激情,《巴 马修道院》中的法布利斯大胆、果断、富于冒险精神,全凭激情行事。吉娜更似一座“热情的宝山”,蕴藏着最优美女性感情的“泉源和琼玉”。
8.斯丹达尔心理描写的特点[简答考点]
(1)表现为激动的心灵和外表的冷漠、内在抒情和外在“生硬”的统一。
(2)这种手法,既是作者“自爱"的表具也是理性的思维方式,是通过认识自己从而认识他人乃至“整个人类心灵”的独特艺术手法。
(3)他运用内心独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基本上是一种分析性的,但又有某些现代的因素,正是这一杰出的心理描写, 他被称为“近代小说之父”。
9.《红与黑》的象征意义[1210简答] [★★★★]
(1)“红” 象征着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血和丰功伟绩;“黑”意味着复辟时期的王朝和教会的黑暗统治。
(2)“红” 象征着有抱负有才华的于连希望立功战绩而升将军的愿望;“黑”象征着于连希望通过披上教士的黑袍跻身上层社会。
10. 《红与黑》的思想内容: [简答/论述题] [★★★★★]
(1) 《红与黑》全面地展现了19世纪法国从小城到省城直至京城的贵族、教会、资产阶级和平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描绘了王政复辟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批判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贵族社会,讽刺了传统宗教及其罪恶。
(2)《红与黑》 描绘了王政复辟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
①对侯爵府第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社会的画面。
②对神学院的种种描写,是作者对传统宗教及其罪恶的绝妙讽刺,神学院和教区内充满着阴谋及钩心斗角。于连因为是天主教会彼拉神父的心腹,便成了另一派的眼中钉,受到种种打击和迫害。
③作者对外省小城的描写很富讽刺意味。德●瑞那市长是王政复辟时期的贵族典型,他兼有贵族的狂安和资产者的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