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白 体 :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代表人物:李昉、徐铉、王禹偶 。P42
2、西昆体: 以《西昆酬唱集》的编纂为标志,杨亿、钱惟演、刘筠是主要的作家。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讲 究 声 律文采,修辞重用典。其长处是文辞密丽,气象典雅,扫五代之衰飒,创造纯宋之诗歌;短处是太雕琢而无自然态度,太堆砌而少意 味。最主要特色还是讲究修辞。P43
3、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作,以清逸隐幽为旨趣。林 逋是颇受后人推重的一位晚唐体诗人,时称“梅妻鹤子”。 林以江湖散人之诗装点山林,用细碎小巧的笔法写清苦幽静的隐居生活。 P44
4、王荆公体:指 王安石晚年的诗歌风格。化奇崛于寻常之中,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主要是绝句,雅丽 精 绝,含蓄深婉,既体现了宋诗风貌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P54
5、东坡体:苏 轼的诗有“东坡体”之称。苏轼作诗,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加 之以议论博辩,滔滔莽莽而才气纵横,既有出 法度中的新意和豪放外的妙理,又有新鲜的比喻、多样化的风格和磅礴的气势。东坡体是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对宋诗能于唐诗外别 开生面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P62
6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 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 P70
7、后 山 体 :陈 师 道的诗被称为“后山体”。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 讲苦吟,求奇拙,锤炼辛苦。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 力求简省字句,摒却华辞丽藻。 诗风瘦硬。P74
8 、简 斋 体 :是 指陈与义的诗歌,风格遒上,思力沉挚,已突破了黄、陈瘦硬诗风的局限,取材和诗境都较恢宏,形成了雄浑、沉郁的 独特的艺术风格。 P76
9 、易安体:李 清 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语言清新淡雅,通俗易晓,运用白描,词风自然流畅。P88
10 、稼 轩 体 :指 辛弃疾的词。他的豪放词大都刚柔相济,婉约词柔中有刚。喜议论,善用典是稼轩词的突出特点。P91-93
11、辛派词人:与辛弃疾同时的一批词人,感时激愤,词的主题抒发爱国感情,风格豪放激切,形成了风格相近的“辛派”,主要人 物有张元幹、张孝祥、陈亮、刘过等。他们在南渡后的创作,有着浓郁的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风格。P94
12、诚斋体/杨万里的“活法”诗:杨 万 里的诗被称为“诚斋体”。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诙谐。想象新奇 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创造了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诗 以绝句最为出色,以自然意象为主,恢复诗人感官的天真自然 状态,着重表现的是山水景观所蕴涵的自然灵性和知觉情意,诗中充满了奇趣和活劲儿,被认为是真正的“活法”诗。P101-102
13、南宋“小品”文:最能体现南宋散文繁荣状况的,当是笔记文的大量出现,如随笔、游记、诗话、日记、杂录等,多为篇幅短小 之文,类于后来人们所称的“小品”文。南宋的笔记文,因作者多为自放于山崖水滨的隐士,又是信口而出的“闲谈”之作,故能不 拘格套,自由挥洒,文笔平易简洁,文风自然流畅。 P105
14、吴文英“论词四标准”: “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无深长 之味;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P110
15 、 《词源》: 张 炎著有《词源》二卷,精研词之音律、作法,评论诸家得失,多有胜解,堪称宋代词论第一力作。P114
16 、江 湖 诗 派 :南宋后期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派。多效“四灵”之体,崇尚晚唐体的清巧之思。代表诗人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P119
17 、诸 宫 调 :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杂以说白,表演长篇故事。 P137
18 、 《单刀会》:元 代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剧写关羽单刀赴会,沉雄壮烈。该剧颇具抒情诗剧的特点,风格沉雄壮烈,许多唱词 写得大气包举,具有雄浑苍劲的意境。 P149
19、《 西 厢 记 》 :元代王实甫杂剧的代表作。剧写崔、张爱情故事,其源于唐传奇《莺莺传》。P152
20、小 令 :又称“叶儿”,取其小的意思。它是散曲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相当于诗的一首,词的一阕。曲中的小令,是相对于套数而 言的,只要是单支的曲子,不管字数多少,都称小令。 P155
21、套 数 :也称散套,它是散曲中结构比较复杂、篇幅较为宏伟的一种形式。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套有头有尾的套曲。P155
22、南 戏 :也称戏文,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所谓南曲,是与北曲杂剧相对言的南戏早期的中心在浙江温州一带,被称作温州杂剧。 温州唐代为永嘉郡故又称永嘉杂剧。南戏最著名的作品是高明的《琵琶记》 。P163-164
23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现存早期的南戏剧本有所谓《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 前两种都是宋代的作品,只有《小孙屠》是元代作品。 P164
24 、 《四声猿》: 徐渭的杂剧作品,取义《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 一折、《玉禅师翠乡一梦》二折 《雌木兰替父从军》三折和《女状元辞凰得凤》五折。长短不拘,形式灵活,表现了作者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P218
25、吴 江 派 :明代戏曲流派,以代表作家沈璟为吴江人而得名。他论曲强调曲文要“本色”,语 言朴 素自然,又强调协律,甚至主张 “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他的主张对于纠正传奇创作中不合音律、脱离舞台的弊病有积极意义, 但过于强调合律,便易于束缚作者的才情。 P221
26、唐 宋 派 :明代嘉靖年间出现的文学复古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茅坤、归 有 光,在承认秦汉散文的高度成就的前提下,主张向 距离明代更近的唐宋散文家学习。主张将辞与理、文与道统一起来。P229
27、小 品 文 :用以指称一般文章,主要是指抒写自由、篇幅简短而意味隽永、抒情性较强而无关重大社会主题的文字,以区别于关乎 国家政典、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它所指的并不是某一文体类型,可以是尺牍、游记、书信,也可以是日记、传记、序跋等等。P231
28、公安派与性灵说: 公安派是万历后期的文坛上影响最大的诗文流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是公安派的领袖,他们提出性灵说,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性灵派的文学宣言,也是他们张扬个性、反对复古的口号。其诗歌散文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不避俚 俗,自由活泼、清新自然。P232 、P246
29、茶 陵 诗 派 :为明前期诗坛揭开新篇章的是李东阳和以他为核心的茶陵诗派。他论诗强调诗歌的审美规范,强调诗与文有别,重视 诗的声调、情韵之美,并主张宗法唐人, 推 崇李杜、王、孟。他的诗歌格律谨严、声调宏畅,以平和醇雅为主调。P240-241
30 、 “性理诗”:指理学家阐发性理之学的诗作,不讲究艺术形象和语言规范,缺乏感情和文采,受到后来论诗者尖锐的批评。P240
31、吴中四才子:明代中期吴中文人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的合称。他们在科场上并不得意,但受到富庶繁华的江南地区市民文化和享乐风气的影响,反对伪道学 ,提倡真性情,且都兼擅书画,文采风流震耀一时。P243
32、复 社 与 几 社 :崇祯五年,张溥、张采等人合并江南几十个社团,成立复社。复社提倡宗经复古,互相切磋学问、砥砺品格,反对 空谈,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并希望干预朝政。与此同时,陈子龙和夏允彝、徐孚远等人创建几社,与复社相呼应。在文学方面复社和 几社的共同之处是重揭前后七子复古的旗帜,但其要旨却不在模拟古人作品的风貌,而是要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朝廷的危亡。 他们反对公安派、竟陵派那种重视自我性灵的边缘化的人生态度,也反对他们的文学主张,标志着明末诗风新的转向。P246-247
33、南施北宋: 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施诗温柔敦厚,雅洁有体;宋诗雄健磊落。 P261
34、神韵说:清代诗人王士祺的诗歌主张,“神”是指表现恰到好处的诗味,“韵”是把诗引向一种余意不尽、悠闲淡清的境界。P263-264
35、肌 理 说 :清代诗人翁方纲提出的一种诗歌理论。包括“义理”和“文理”两方面。实质上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充实诗歌 内容,达到义理与文理的统一。P266
36、格调说:清代诗人沈德潜提出的诗歌理论。“格调”有两层, 一是指诗歌创作要本于诗教。二是指诗歌创作讲求蕴藉,推尊唐诗,偏袒七子派,尤重诗歌声音的美。 P266
37、阳湖派古文: 清代的文章流派,代表人物是恽敬和张惠言,好言政治,博征旁引,恣肆不拘,靡丽瑰奇。P27
38 、浙西词派: 以 朱彝尊等为代表, 词风醇正秀雅,影响深远。从重“志意”到重“韵致”,从讲气势笔力到醇雅章法,由写实转向 空灵,由明快转向含蓄。继朱彝尊之后,浙西词派堪称中坚的是厉鹗。P280-281
39 、新文体:梁启超贡献最大,其见诸报刊的政论和杂文,称为“新文体”,运用新名词,文白夹杂,兼采众制。P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