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骆驼祥子》 作者: 老舍
1、《骆驼祥子》题解。
《骆驼祥子》是长篇小说的篇名 ,老舍早期最优秀作品。祥子是主人公名字,“骆驼”是 外号。以“骆驼祥子”来命名 可能有二层含义: 一是点明了中心内容,是描写人力车夫的悲剧故 事;二是以骆驼刻苦耐劳,沉默憨厚的特性来比喻祥子的性格。
2、祥子形象的悲剧命运。
他是旧北京二、三十年代的人力车夫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典型。祥子 原是破产农民十八岁来北京谋 生, (一次)他要强、勤俭、正义 ,希望买辆洋车 ,做一个独立自 主洋车夫。三年挣出一辆 ,但被军阀战乱中大兵夺去。 (二次) 他并没认输 ,不顾同行义气 ,积 攒的买车钱又被孙侦探敲诈一空。第三次他牺牲人格和尊严 ,勉强和车行老板女儿虎妞结婚 ,用 老婆私房钱买辆旧车, 一年后老婆难产死掉 ,不得不卖车葬殓虎妞。卖车的三起三落 ,概括了 祥子悲剧的一生。非人的生活摧残 了他的身体 ,也毁灭了他的灵魂 ,祥子堕落成为吃喝嫖赌 , 打架使坏的丑类。作者在小说结尾表示了对祥子堕落的痛惜和对黑暗 社会悲愤的控诉。
3、《骆驼祥子》主题的深刻社会意义。
小说的社会意义就是主题 ,也是祥子形 象的社会意义。 祥子的悲剧完全是社会 造成的。
通过祥子悲剧形象 ,作者热情赞颂了祥子原有的美好品质 ,愤怒揭露了吃人旧社会的罪恶 和残忍。作者给祥子安排的这 个悲惨结局 ,真实反映了生活 ,深刻剖析社会本质的表现 ,是小 说最为深刻、最具美学价值的地方。虽然作者还不能为祥子指明 出路 ,但却能激起人们对旧社 会的极大愤慨 ,唤起人们“把世界变个样儿”的斗争信念和决心。
4、《骆驼祥子》对个人奋斗的批判。
《骆驼祥子》对个人奋斗道路批判 ,也是祥子形象的主要意义 ,是作品的另一主题。
祥子要强好胜的心胸 ,是隶属于个体小生产者的狭隘范畴;他的蓝图是个人小天地;他挣 扎和反抗 ,是孤立无援的个人 奋斗。小生产者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 ,使他总是迷信自己的力量 , 不能清醒认识自己 ,像盲人瞎马摸索。 一旦理想被毁,便会仇 恨周围一切,疯狂报复。
祥子的悲剧雄辩的说明了:个人奋斗者的精神防线是不堪一击的。祥子悲剧启示人们:个 人奋斗的道路是不能救自己的, 更有甚者 ,还可以导致个人的毁灭。
5、虎妞形象及其意义。
虎妞是《骆驼祥子》中的重要人物。她是车行老板刘四的独女 ,又老又丑 ,三十七八岁还 没人敢娶 ,但治理车厂和办事 却一把好手。她一眼看中祥子,不择手段诱骗结婚, 一年后难产 而死。
虎妞的性格是复杂的: 一方面好逸恶劳、轻视穷人 ,为人泼辣厉害 ,把丈夫当作奴隶和 玩物;另一方面又值得同情 ,被 刘四榨取了她的劳动力 ,得知她和祥子关系, 一脚踢开。虎妞 对祥子的爱虽带有剥削阶级的鲜明印记,但却是热烈、真诚。
作者披露了一个曾经参与剥削 ,又被剥削;既给祥子以爱 ,又加深他的悲剧和痛苦;最后 被旧社会所吞吃的旧中国剥削 阶级出身的妇女的灵魂 ,和被扭曲的人性。
6、《骆驼祥子》情节结构的特点。
《骆驼祥子》情节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单纯明朗。为了展现车夫生活 ,作者自始至终盯着笔 下主人公。在众多的人事纠葛 中 ,祥子与虎妞的关系是最强烈的一条线 ,是构成悲剧的重要因 素。除了人与人、事与事都和祥子及车有关 ,作品还精心展现了 祥子与自然的关系。
7、《骆驼祥子》心理描写的特点。
心理描写特点 ,是刻画祥子形象的重要手段。
祥子木衲、沉默寡言 ,反映了忠厚憨直的性格 ,也反映了他倍受压抑、孤苦无告的社会 地位。作者常以大段心理描写, 来表达祥子的痛苦心声。细致动人的心理描写 ,真实地刻画出 祥子由人到“兽”的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
大段的心理描写不但刻画了了性格 ,代祥子述说内心痛苦和愤怒 ,也表达了作者对祥子命运 深切同情和强烈的义愤。
8、《骆驼祥子》语言的特色。
语言特点是朴实明畅,“京味”浓。文字“极平易 ,澄清如无波的湖水。”作者能从容的调动北京的口语 ,极富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