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子夜》 作者: 茅盾
1、“子夜”的含义。
“子夜”就是半夜12点钟。这是夜的顶点 ,是最黑暗的时候。但也是黑暗到达了顶点 ,下 落向白天转化的转折点。 因此, “子夜”暗示着当时的时代特征。
2、《子夜》的思想成就。
《子夜》是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 ,主要是大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 ,思想内容十分丰富。 它反映的是大都市生活的全貌、 主流。思想成就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表现民族工业的艰难处境和悲惨命运 ,说明实业救国道路是走不通的。
②表明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 ,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 ,而且更加殖民地化了。驳斥了托派的中 国已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谬 论。
③民族工业为要自保 ,拼命从加强剥削工人中寻找出路 ,引发工人的反抗斗争。
3、分析吴荪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吴荪甫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
吴荪甫是上海滩上的工业巨头 ,财力雄厚 ,开办有近万人的裕华丝厂。他的主要性格及特征 是精明能干 ,有雄心有魄力 ,富 有冒险精神 ,是一个铁碗人物。在他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 中 ,表现出他的心狠手辣、无情兼并的性格特点。
吴荪甫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
吴荪甫的形象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吴荪甫的性格是复杂丰富的 ,是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他的形象的塑造 ,是《子夜》也 是茅盾对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 要贡献。 (以上是主要特征的分析 ,还应参考5,人物描写特点 的分析)。
吴荪甫形象的意义:
①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性历史遭遇和命运。
②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实业救国道路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是走不通的。
③说明中国当时社会的性质 ,不是已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了 ,而依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 而且更加殖民地化。
④驳斥了托派中国社会已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谬论。
4、简析赵伯韬形象。
赵伯韬是买办资本家形象。他是美国某财团的中国买办 ,和蒋介石政权有很深的关系。他的性 格特征是骄横狂妄 ,阴狠狡诈。 凭着他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 ,在上海滩兴风作浪 ,是公债 市场上的魔王。小说还描写了赵伯韬糜烂的生活 ,他扒进各式各 样的公债 ,也扒进各式各样的 女人 ,显示了这个阶级精神上的极端腐朽。
5、《子夜》的人物描写特点。
① 把人物安置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 ,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多侧面多层次地 深刻刻画人物性格。
② 把人物放在各种境遇中描写 ,其中特别是逆境困境绝境中描写 ,最能暴露人物性格的本质 方面。
③ 心理描写十分出色。
6、《子夜》的结构特点。
《子夜》的结构特点是宏大而严谨。最主要是 ,结构线索以吴荪甫为中心 ,以吴荪甫为一切 矛盾的焦点 ,以吴荪甫联系着各 种人物、事件。吴赵冲突是作品的结构主线 ,描写重点。结构严谨还表现在 ,篇首吴老太爷葬礼 ,作品的主要人物都调集到吴公 馆 ,小说的主要事件也都作 了交代 ,这是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是经济而又集中的结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