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南归》 作者: 田汉
1、简述《南归》的故事情节。
忠实勤劳的农村少年李正明爱慕热烈勇敢的农村少女春姑娘 ,春姑娘却痴恋着孤独执著漂 泊不定的流浪诗人辛先生。当 流浪诗人从北方故乡飘然南归时,春姑娘已被母亲许给了少年李正 明,流浪诗人只得悄然远行,春姑娘随即离家出走 ,追踪而去。
2、简述《南归》中浪漫主义悲剧的感伤 情调及其意义。 《南归》是田汉早期浪漫 主义悲剧代表作之一。
感伤情调剧作流露出浅愁与微痛 ,弥漫着感伤的气息 ,表现了人们在黑暗的社会中 ,对现 实人生的苦恼和美好憧憬的幻 灭,悲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抒发了人生不尽如意,不知何处是归 途的感伤情绪 ,以及艰苦寻觅的孤独之感 ,暴露了社会的黑暗。
意义春姑娘爱诗人 ,犹如爱理想。春姑娘形象 ,表现了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新女性 , 对爱情和理想的热烈憧憬与 执著追求 ,以及艰苦寻觅时的淡淡哀愁。流浪者的形象和他的歌 声 ,有力的激起广大不满现实 ,又找不到出路的 ,处于苦闷、彷 徨中的青年读者与观众的共鸣 。在感伤里 ,作品又交织着挣扎和反抗。
3、简述《南归》中抒情手法的艺术魅力。
抒情手法
第一 ,写意性强 ,形成强烈的诗话倾向。剧作不重剧情的逼真描摹 ,而重真实感情 的抒发,和优美意境的创造。它的魅力不在剧情 ,而在主人公对爱情、 自由和光明的热烈追求 ,以及 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这是从 “灵的世界”里流淌出来的诗情 ,形成幽深的意境 ,给人以诗 的美感。
第二 ,音乐性强 ,增添剧作的抒情气氛。 “话剧加唱”是田汉剧作的常用手法。这些诗 句和歌曲 ,使剧中人物的感伤情 怀和全剧空灵飘逸的幽深意境融合统一,使剧作具有“抒情剧” “诗剧”的韵味。
《日出》 作者: 曹禺
1、陈白露形象的复杂性格及其意义。
性格陈白露是《日出》的主要人物。她聪明而美丽 ,骄傲任性。 一方面 ,她清醒 ,有正 义感 ,仍保留着对生活的一丝热 情。另一方面 ,她沉沦、堕落。她处在既洁身自好又玩世不恭 的矛盾痛苦之中。她的悲剧在于 ,看清了社会的腐朽 ,而又无力摆 脱; 留恋纸醉金迷生活 ,却 还孤芳自赏 ,结果是自欺欺人 ,生活在慢性自杀之中而浑然不知。
意义陈白露的悲剧形象 ,首先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对青年女性的腐蚀和 戕害。其次 ,表明了追求资产 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妇女 ,即使冲出了家庭闯进了社会 ,也逃脱 不了被毁灭的命运。
2、黄省三悲剧形象的意义。
黄省三是被银行经理潘月亭裁员的小职员 ,他谦卑胆小 ,软弱善良 ,后因哀求被打 ,毒死
三个儿女 ,求死不成 ,被逼成 疯子。
黄省三的悲惨命运 ,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小职员的苦难生活。作者有意将他穿插在纸醉金迷 、荒淫无耻的人们中 ,在强烈 的对比中 ,深刻揭露了潘月亭这样的剥削者们的享乐生活 ,正是 建立在对黄省三之类老实善良的弱者的残酷压榨的基础之上的, 从而有力地揭示了剧本“损不 足以奉有余”的主题。
3、《日出》戏剧结构的特点。
《日出》的结构是“横断面的描写”法 ,既西洋戏剧史上“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它不像 《雷雨》的结构那样严密紧凑, 而是从“片段的方法写起” :
第一 ,剧本人物众多 ,却没有一个可以统帅全剧矛盾的角色。
第二 ,剧本情节线索也较繁杂 ,虽以剥削阶级对下层人民的迫害压榨和他们内部狗咬狗 的矛盾为基础 ,但全篇没有统帅 全剧的中心冲突 ,也没有绝对统一的贯穿动作。
初看 ,结构松散 ,矛盾冲突不集中 ,但主题思想将他们(人物和事件)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4、《日出》的主题和剧名的象征意义。
《日出》的主题是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形象 ,展现一幅幅鲜血淋淋的社会形态 ,揭露那个“ 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公平社 会制度 ,喊出“你们的末日到了”的愤怒吼声。
剧名剧作以“ 日出”命题。它既是浩浩荡荡的大时代的光明与力量的象征 ,又是对生活在 黑暗中的没有光明的前途的剧 中人物的一种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