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十二章 英国文学
第一节 概述
1 ●愤怒的青年
(1)出现于 50 年代英国文坛,因莱利 ·爱伦 ·保罗自传作品《愤怒的青年》,得名
(2)该书描写的英国一代青年大多生于二三十年代,曾一度经历过大战的痛苦煎熬,身心都受到某种创伤;
(3)作家笔下出现的都是一些与社会格格不人的“反英雄”人物,他们愤怒地抨击日趋僵化的社会制度, 并与保守的习惯势力相对抗;
(4)代表作家有保罗、艾米斯、维恩等“愤怒的青年”是二战后英国第一个、同时也是最有影响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2 分)它出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其命名的标志是菜利 ·艾伦 ·保罗的自传作品《愤怒的青年》。(2 分)二战后带来的 种种后果,使他们对现实感到失望, 在这种愤怒心情的驱使下,使他们拿起笔来向社会进行挑战和抗 议。“愤怒的青年”作家仍是一种先锋派的智力反叛和存在主义人生观结合的产物。(4 分)
2· 简述‘‘愤怒的青年" 作为 个流派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及其影响【简答】
(1)“愤怒的青年”是二战后英国第一个、同时也是最有影响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2 分)
(2)二战后带来的种种后果,使他们对现实感到失望,在这种愤怒心情的驱使下,使他们拿起笔来向社会 进行挑战和抗议。“愤怒的青年”作家仍是一种先锋派的智力反叛和存在主义人生观结合的产物;(3
(3)但愤怒的青年作家们往往只是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而不去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追求乃至批判, 缺少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下层人民的心声(3 分)
(4)20 世纪 60 年代,“愤怒的青年”由于内部的分化而解体,但它的影响仍在。(2 分)
3· ‘愤怒青年" 代表作家作品
(1)爱丽丝 · 默多克;
(2)金斯莱 · 艾米斯和他的《幸运的吉姆》。写的是主人公吉姆 ·狄克逊在某大学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经历;
(3)约翰 · 维恩和他的《大学后的漂泊》; 他出于某种正义感对资产阶级的金钱和物质财富不屑一顾,试 图探求精神上的生活方式,但又无法摆脱传统习俗的束缚。
4.简述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原则在文学创作上的具体表现特征【简答】
(1)没有明确的美学主张, 它是一种自由无度的、“破坏性”的文学,同时也是一种表演性的文学和活动经 历的文学;
(2)专注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和稗史的写作;
(3)在故事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方面崇尚所谓“无选择技法”、断片式乃至精神分裂式的结构、迷宫式的故 事情节和短路式的故事结局。
5 · 简述英国荒诞派戏剧的艺术表现特点 【简答】
(1)英国荒诞派戏剧在创作手法上,虽然主要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但在表现手法上,同存在主义文学却 有着明显的差异。它是以反传统的戏剧手法表现荒诞的人生,致力于表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场景没有确定的时空概念,人物从早到晚重复无意义的动作,角色往往没有确定的身份和社会关系, 情节没有明白的因果关系;(3 分)
(3)语言不再是角色间进行交流的有效工具。观众的所见所闻,不是结构完整、有头有尾的动人情节,而 是些不合逻辑的荒唐行为和语无伦次的可笑对白或独白。然而就在这些支离破碎的表象背后, 却有一 种内在的合乎逻辑的联系;(3 分)
(4)荒诞派戏剧以荒诞的手法表现荒诞的人生,以喜剧的细节表现悲剧的主题,实现了表现手法与内容的 统一。(2 分)
6.运动派
(1)名称来自评论家埃恩莱特编选的一本诗集, 题为《50年代诗人》;
(2)代表作诗人包括: 金斯莱 · 艾米斯、罗伯特 ·康奎斯特、伊丽莎白 ·詹宁斯等。由于诗人大都或曾经活跃在大学校园的诗坛,诗风也颇有新颖之处,故被称为“运动派”诗人;
(3)其中成绩最为斐然同时也最有影响的诗人是: 拉金,主要诗集有《北驶的船》、《受骗较少的》等;
(4)仅次于拉金的是: 根恩,四部诗集《战斗的条件》、《运动 感》、《我的伤心的船长》和《感触》体现他 的成就。
7.格雷厄姆 · 格林
(1)小说一般可分为创作的两大类:
①为普通读者写的‘‘消遣文学" 类,通常以充满种种复杂情节和悬念的故事取胜;
②以范围广阔的题材取胜的‘‘严肃文学" 类;
(2)代表作:《斯坦布尔列车》(消遣文学以间谍活动为题材)、《英国造就了我》、《沉默的美国人》、 自传《一种生活》以及剧本《起居室》等。
8.多丽丝 · 莱辛
(1)第一部作品《青草在歌唱》被认为是二战以后的优秀作品之一;
(2)代表作:《金色笔记》,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安娜 ·伍尔夫用四本不同颜色的笔记本记述了她在不同时期 的生活经历,也反映了她在不同时期的情感。
黑色:记叙她在非洲殖民地经历
红色:共产党员经历
黄色:外在自我的故事 蓝色:安娜真实的生活
9. 哈罗德 · 品特
(1)战后英国乃至世界剧坛上最有才华和影响的剧作家之一,形成了为评论界和观众所公认的“品特风格”。 他的多数作品属于荒诞派戏剧的范畴;
(2)创作方法:
①把整体构思的荒诞性同细节描写的现实性融为一体,达到荒诞感与真实感统一;
②把滑稽感、神秘感和胁迫感结合为一体,创造了既有浓厚的喜剧色彩又给人以恐吓感的“威胁喜剧”;
(3)代表作《房间》、《生日晚会》、《送菜升降机》、《有点儿疼》等。
10.菲利普 · 拉金
(1)诗集:《受骗的船》、《受骗较少的》、《降临节婚礼》、《爆炸》、《高窗》其中《降临节婚礼》获得女王颁 发的诗歌金质奖章。
(2)小说:《吉尔》、《冬天里的姑娘》
(3)音乐评论集《爵士乐纵横谈》
第二节 威廉 · 戈尔丁
1.生平与创作
(1)第一部小说《蝇王》 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多年后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助于 这部早期的小说;
(2)第二部小说《继承人》 关注的是“文明社会并不一定会带来文明行为”问题,同样也是语言体小说;
(3)第三部小说《品彻 ·马丁》和《自我堕落》、《塔尖》是他创作的巅峰。
2.《蝇王》
(1)威廉 ·戈尔丁的第一部出版的小说作品《蝇王》。
(2)通过写一群英国小学生在一个荒岛上如何变成野蛮人(杰克拉尔夫)的故事,作者探讨了所谓“人性 恶”的本源;
(3)《蝇王》是一本充满道德说教的寓言体作品,小说的描写从社会的缺陷追溯到人性的缺陷。
第三节 贝克特
1.简述贝克特在戏剧史上的成就与影响 【简答】
(1)贝克特虽不是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但却无可争议是它的杰出代表,(2 分)
(2)1953 年,贝克特的第一部荒诞剧作《等待戈多》在巴黎首演, 获得巨大成功, 一下子被公认为这一戏 剧流派的奠基作。以该剧为起点,荒诞派戏剧的影响迅速扩大;(3 分)
(3)贝克特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戏剧创作规范,创立了全新的表现形式。(2 分)
(4)其剧作除具有荒诞剧所共有的基本特征外, 还有其特有的手法, 其中包括"成对"手法和“重复”手法。
(5)1989 年贝克特逝世时,西方评论界称他为“改变了当代戏剧走向的文学巨匠"。(3 分)
2.简述《等待戈多》所表现出怎样的人生困境【简答】
(1)《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一出两幕剧,剧中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等待一个永远等待不来的名叫戈多 的人,两人在等待中说些无意义的话和做些无意义的动作来消磨时间。(2 分)
(2)剧作家借此荒诞形式, 表现出的是当代西方人与自己生活环境格格不入的图景, 以及由此产生的惶恐、 迷惘、孤独、悲哀、卑下和颓废等。
(3)在畸形社会里,人的一切行动都失去意义,只能接受命运的嘲弄和煎熬。(5 分)
(4)它最深刻地表现出了荒诞社会中人的尴尬处境,是荒诞剧的杰作。(3 分)
3.简述《等待戈多》的艺术特征【简答】
(1)首先,剧作中的角色成对地、紧紧地拴在一起。他们害怕孤独,害怕分离,也不可分离。但是他们却 无法用语言相互沟通,相互了解。
(2)其次,把人物漫画化,用卑贱的外形、滑稽的动作和无意义的插科打诨来表现人的卑下、颓败和孤独 无助。说明在这个充满不幸的社会里,人的一切行动都失去了意义,只能接受命运的嘲弄和煎熬。
4·结合作品分析《等待戈多》的艺术表现特点及其在荒诞戏剧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简答】
(1)1969 年,贝克特的第一部荒诞剧作《等待戈多》在巴黎首演, 获得巨大成功, 一下子被公认为荒诞戏 剧派的奠基作。以该剧为起点,荒诞派戏剧的影响迅速扩大;(3 分)
(2)《等待戈多》的特点之一是角色成对地、紧紧地拴在一起,他们害怕孤独, 害怕分离,也不可分离, 但 是他们却无法用语言相互沟通,相互理解;(4 分)
(3)《等待戈多》还把人物漫画化, 用卑贱的外形和滑稽的动作以及无意义的插科打诨来表现人的卑下、颓 败和孤独无助;(4 分)
(4)《等待戈多》较之于传统戏剧,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创新。第一幕和第二幕场景相同,时间相同,人物进 出和活动的顺序相同, 幕启时的问候相同, 幕落时的对白与动作也相同,观众可从这个重复的结构得 出结论∶这个剧是没有结果的。(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