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二章 法国文学和南欧文学
第一节 法国文学概述
一 诗歌创作
1.法国的象征主义文学
1)保尔 · 福尔以“叙事谣曲”的形式来表达自我,其作品《法兰西遥曲》 多卷集从民间传说、中世纪 文学、自然风光中汲取灵感,是一种独特的散文诗。
2. 纪尧姆 · 阿波利奈尔
(1)20 世纪初上承象征主义,下启超现实主义。
(2)代表作: 《酿酒集》收入《米拉波桥》《失恋者之歌》《秋水仙》 把充满爱和激情的诗句献给他所崇拜对象--女性。
(3)取消全部标点符号:《图画诗》 力图借助文字组成的画面为诗句增添视觉的表意性。
(4)写过三个剧本,其中《蒂雷齐娅的乳房》 被他称为‘‘超现实主义" 的剧本。
3.法国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1) 布勒东
(1)1924 年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 ,标志“超现实主义”开始,认为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纯精神的 自动反应”。
(2)1928年发表了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娜佳》 。
2) 阿拉贡
(1)是超现实主义的另一位代表,系诗人兼小说作家。
(2)1924 年,他发表《梦幻的浪潮》 ,对这一文学运动作了理论阐述。
(3)小说《巴黎的土包子》 (1926)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初到巴黎的乡下人的 新奇目光来观察这座城市和生活,描述精神的冒险,小说情节怪异,形式奇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法国 50 年代新小说的先声。
3) 艾吕雅
(1)在达达运动初期醉心于锤炼诗的语言, 怀疑 ‘‘ 自动写作法" 的表达能力,追求诗的透明度。常常用 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心声,将意义完全对立的词语组合成新奇的形象。
(2)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为了不死而死》、《痛苦的首都》、《爱情与诗》、《公众的玫瑰》等。
(3)1942 年发表的《诗与真理》曾由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散发到各游击区, 其中的名篇《自由》大大鼓 舞了人民的斗志。
4.瓦雷里
(1)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
(2)代表作:
①《年轻的命运女神》 --重返诗坛的宣言书;
②《海滨基园》 --登峰造极之作。在这首诗里 , 生与死 、动与静 、永恒与无常 、无限与有限、 绝对与相对、物质与精神等传统的哲学问题都被纳入诗人的审美视野。
5 · 简述瓦雷里的诗学理论: 【简答】
①瓦雷里继承并发展了马拉美的思想,提出‘‘纯诗论" ,目的是把诗人与读者的兴趣引导到语言以及语 言与精神的关系上来。
②瓦雷里不否认诗歌的思想内容, 但他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诗歌的形式,甚至说诗歌是“形式的女儿”。
③瓦雷里诗歌理论不仅有历史渊源, 而且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形式主义文论及批评的兴起相关。他 的诗作和理论无不渗透着现代的文学意识。
二 、小说创作
1 ●法朗士
(1)激进人道主义者。192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代表作:《当代史话》由四部长篇小说《路旁榆树》、《柳条模型》、《红宝石戒指》、 《贝日莱先生在巴黎》组成,成功塑造了贝日莱教授的形象。
(3)1904 年《人道报》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在白石上》广泛涉及宗教、战争、殖民主义和社会主义
(4)后期的三部小说《企鹅岛》、《诸神渴了》、《天使的反锁》把作家对人类历史及未来的思考、 对现实的猛烈抨击和动人的传说、神话、寓言巧妙地结合起来。
2. 巴雷斯
(1)被誉为“青年成长小说家和社会问题小说家”
(2)三个长篇小说三部曲:《自我崇拜》 、《民族精力的小说》 和《东方支柱》 。
(2)这些作品真实勾画了 19 世纪末资产阶级青年厌恶现实、沉湎自我、苦苦追求“自我完善”精神。 创造了 19 世纪末‘‘世纪病儿" 的形象。
3.反战小说
(1)一战期间,产生一批反战作品,最著名: 亨利 · 巴比塞长篇小说《炮火———个步兵班的日记》 。
(2)作者亲临火线,将战场上的所见所闻和他对战争的思考诉诸文字,该小说获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4.安德烈 · 纪德
(1)1947 年,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打出反巴尔扎克的旗帜,提出纯洁小说的任务。否定小说再现客观生活的功能把它引向对人的自身 的询问和探讨。这种观念的变化也引起了小说叙述技巧的大胆革新。
(3)《梵蒂冈地窖》:一部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产阶级社会的讽刺性作品,被称为‘‘傻剧"。
(4)《伪币制造者》:被纪德称为他创作的唯一—部长篇小说。
1 )《伪币制造者》采用“纹心”结构即“故事套故事”的手法。
2)同时,他借助作品中的小说家爱德华和他的日记,把小说的构思过程、小说的性质和功能等 关于文学本身的问题纳入作品之内,使作品成为一部“小说的小说”。
3)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纯小说”的一个尝试。
(5)《地粮》是一首赞美自由和人生的抒情散文诗。
(6)《背德者》、《窄门》是一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
5.长河小说多卷本的‘‘长河小说"
(1)罗歇 ·马丁 ·杜伽尔从 1992 年起开始八卷集的《蒂博一家》 的创作,历时近 20 年。 1937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儒尔 · 罗曼创作了长达 27卷的《善良的人们》 。体现了作者“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与人的联系, 重视人的团体性”的“一体主义”思想。
(3)杜阿梅尔《萨拉文传》和《帕斯基埃一家》侧重探讨个人命运,表现个人对社会的感受。
6· 简述二十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法国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其成就。【简答】
(1)二十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法国小说,创作丰富多彩、流派纷呈的时期;(3 分)
(2)一方面,关注现实问题和人类命运的作品继续向我们呈现出当代社会的画面; 另一方面,突破传统格局、面目全新的小说相继问世;(4 分)
(3)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这两股唯心主义思潮,广泛地渗透进小说创作中。(3 分)
三 、戏剧创作
1. 20 世纪初影响最大的剧本:爱德蒙 ·罗斯当《西哈诺 ·德 ·贝热拉克》莫里斯 ·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家)的《青鸟》。 2. 《马莱娜公主》首次把象征主义的一些因素引进戏剧创作。
3 克洛岱尔:
(1) 自称‘‘天主教诗人" ,喜作形而上的探讨,但作品并不深奥。
(2)《缎子鞋》是他最著名的剧本。情节跌宕起伏,地点和时间跨度大,舞台色彩斑斓。 把世界统一在“全能的天主”之下,是贯穿全剧的主导思想。
4. 二三十年代是法国喜剧创作丰收的时期
(1)儒尔 · 罗曼继承和发扬了莫里哀喜剧传统,在《克诺克或医学的胜利》 中,对现代医学界的欺诈行径 和人们的愚昧轻信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2)阿尔芒 · 萨拉克鲁的《地球是圆的》 、《笑的历史》 讽刺矛头直指上层资产阶级。
5. 古典主义的复归是两次大战之间法国戏剧创作的一大特点纪德《俄狄浦斯》;吉罗杜《特洛伊战争不会爆发》; 科克托《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