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十一章 德语国家文学 、荷兰文学 、北欧文学
第一节 德语文学概述
1.反法西斯流亡作家:
(1) 托马斯 · 曼《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反法西斯) 四部曲 、《浮士德博士》
(2)黑塞《玻璃珠游戏》
(3)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
(4)安娜 ·希格斯《第七个十字架》
2. 四七社
(1)“四七社”成立于 1947 年,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纲领,参加者有作家、评论家、出版商、新闻记者、文 学教授等。(1 分)
(2)该社以建立民主、自由的新德国, 促进战后德国新文学的繁荣和奖掖青年作家为宗旨。(1 分)作品具 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1 分)在表现手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也适当吸收现代派的手法。(1 分)
(3)代表作家有伯尔、格拉斯、瓦尔泽等。(1 分)
3.具体诗
(1)20 世纪 50 年代兴起,60 年代风行于德语国家;
(2)这派诗歌用单词或字母排列组合成各种形象或声音,以表达情绪和内容;
(3)在形式上追求革新的尝试;
(4)代表作家有海森比特尔、扬德尔等。
4.六一社
(1)1961 年 6 月由许塞尔在多特蒙德建立的文学团体;
(2)其目的是通过相互批评和讨论促进工人文学创作;
(3)代表作家有格律恩、瓦尔拉夫等。
第二节 荷兰文学 、北欧文学概述
1.荷兰文学 (小说)
(1)主要成就在诗歌和小说;
(2)费斯特代克(“现代荷兰文学中最伟大的巨匠”):一系列优秀的历史幻想小说,如《甜酒之岛》、《爱 尔兰之夜》等,还有诗集《伦勃朗和天使们》等;
(3)弗里斯:战后描写反抗德国法西斯斗争的作品如《弗里兰邮车》《红发姑娘》《二月》等;
2.荷兰文学 (诗歌)
(1)阿赫特贝尔: 战后荷兰现代诗歌的先驱,(开创了实验派)风靡一时的欧陆存在主义思潮在荷兰文学界 的重要代表和实践者。
(2) 实验派:
1)这一流派崛起于 50 年代,其反叛传统的主要武器是意象
2)60 年代以后,新诗派的主要特色是趋向质朴、简单,在某中程度上表现出回归传统的迹象。
3)代表诗人有:阿尔曼多、斯希普斯
3.北欧文学
(1)丹麦剧作家蒙克,代表作《尼尔斯 ·艾伯生》,借古喻今,号召丹麦人民起来反抗德国的占领;另一剧作家阿伯尔,代表作《安娜 ·索维娅 ·赫兹维》(反对法西斯独裁统治,呼唤人民起来抗暴)。
(2)挪威文坛: 韦索斯《父亲的旅行》(奠定了文坛地位) 四部曲、博尔根长篇三部《小贵族》、《阴暗的泉 水》(二战前后,挪威的社会风貌)和《我们抓住他》等;
(3)瑞典文坛:雍松的长篇小说《士兵归来》、博耶的长篇小说《卡洛卡因》(反法西斯作品)
(4)芬兰文坛:主要作家有瓦拉、梅里等;
(5)冰岛文学:诗人瓦尔蒂马松、现代派诗人斯泰纳尔等。
第三节 布莱希特
1.生平与创作
(1)最早的剧本《巴尔》和《夜半鼓声》、第一本诗集《家庭格言》;
(2)初期以诗歌为主,重要诗集有《家庭格言》《歌曲 ·诗篇 ·合唱曲》《流亡诗集》
(3)教育剧:流亡前重要剧作《人就是人》、《措施》、《三分钱歌剧》《母亲》(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 由于这些戏剧富于辩证法,有明显的教育意义,称之为“教育剧”;
(4)布莱希特在戏剧上的重要贡献是创立了‘‘叙事剧" 理论。按题材和形式可分为大众戏剧、寓意剧和历史剧三种,此外还有个别传统戏剧。
2.叙事剧理论
(1)剧作必须起教育作用,不但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
(2)艺术方法的核心“离间效果”(“陌生化效果”);
(3)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因此偏重理性。
(4)《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叙事理论剧重要代表
3.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1)《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布莱希特流亡时完成的剧本。
(2)故事情节:大胆妈妈安娜带着两个两个儿子和一个哑巴女儿随军叫卖日杂货,妄想发战争财,结果, 一儿一女死于战争, 另一个儿子成为罪犯, 战争带给她的只有灾难, 但她执迷不悟, 仍然孤 身一人在战争中继续她的营生。
(3)主题:1)小人物向靠战争发财是不会成功的,战争只会给他们带来灾难而不是财富。
2)提醒德国人民要起来与希特勒法西斯作斗争,人情战争危险。
4. 《四川好人》
(1)《四川好人》是布莱希特的另一出名剧。
(2)故事梗概:天上三位神仙下凡寻找好人,发现中国四川的贫苦妓女沈黛乐善好施,就给了她一笔钱, 让她开店维持生计不再卖身。开店后, 许多乞丐和亲戚在她那儿白吃白喝,她的小店几乎倒 闭。没有办法,便化妆成一个男人,赶走白吃白喝的人,并强迫大家在工厂劳动。
(3)主题:在吃人的社会,根本无法行善,善恶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现存世界必须改变,但究竟如何改 变,留给观众去思考。
5. 《伽利略传》
(1)莱希特最重要的剧本之一,被誉为 20世纪的‘‘哈姆雷特式" 的剧作。
(2)这是一出历史哲理剧,以 17 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事迹为题材, 把历史的经验教训和 20 世纪的现实斗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哲理性的主题思想。 (历史的经验教训+20 世纪现实斗争=哲理性的主题)
第四节 伯尔 格拉斯
1 .伯尔: 伯尔和格拉斯 20 世纪下半叶两位最著名的作家,并双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中篇小说《列车正点到达》、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来巴斯》、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
(2)作品大都以二战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
(3)《一声不吭》——揭露和批判战后西德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现象, 作品的主人公是那些不起眼、默 默无闻的小人物,往往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无事遭殃,落得悲惨结局。
2.格拉斯
(1)格拉斯最初以诗歌和戏剧登上文坛,早期重要作品有诗集《风信鸡的优点》《三角轨道》
(2)剧本《洪水》《叔叔, 叔叔》《恶厨师》揭露了时弊,抨击了社会丑恶现象,艺术上有现实成分,又受 表现主义和荒诞派影响
(3)《铁皮鼓》确立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通过侏儒奥斯卡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作家家乡但泽和西德的社会 历史,揭露和讽刺了法西斯的残暴和腐败的社会风尚。这一小说继承了欧洲流浪汉小说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