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61 、论述汉语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0 分)
62 、名词解释:平仄(2 分)
63 、简述中国人的语言观念 。(5 分)
64 、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 。(5 分)
65 、论述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0 分)
66 、名词解释:对偶(2 分)
67 、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5 分)
68 、名词解释:九州(2 分)
69 、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有哪些? (5 分)
70 、名词解释:分士惟三(2 分)
71 、名词解释:市声(2 分)
72 、名词解释: 文化产品 (2 分)
73 、名词解释:墟(2 分)
74 、试述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三个主要思潮 。(10 分)
75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5 分)
76 、传统商业活动的类别 。(5 分)
77 、简述我国传统商贸的模式 。(5 分)
78 、宗族事务的主要内容 。(5 分)
79 、简述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5 分)
80 、简述中国画的特点 。(5 分)
答案
61、【自考重点】 汉语汉字在境内的传播
答案:汉语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原华夏民族与西北 和北部少数民族广泛的语言接触时期,汉语作为民族交际语言的运用过程,也就是汉民族思想文化传播的过程;汉语对其他民族语言的同化,对于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说,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进程中,汉语一直发挥着统一工具的作用。汉字是汉族文化的 主要载体,承载着汉文化向四周传播, 成为中国三大流域的文字。汉族居住地域广阔, 方言 众多,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使它在共时的地域传播中能够超越方言的局限,使各方言区的人 能够顺利交流,这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统一的汉族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古今 语音有很大变化,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也使它在历史传承中超越语言的历史音变,这样商周 的古文和由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仍然能读得懂,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积累意义重大。用 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献及用汉字记录的许多少数民族古地名、人名等,是珍贵的民族语言 材料,对古代某些民族语言、民族史实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非汉语语言的民族借用汉字作为自己的书写形式或仿照汉字创造本民族文字,对汉族文化的传播,对中华文化的统 一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析: 本题需分别回答出汉语、汉字两个方面的中华文化的贡献。关键点如下: 1.汉语( 1)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与西北和北部少数民族广泛的语言接触时期,汉语作为民族交际语 言;(2) 汉语对其他民族语言的同化对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是非常重要。2.汉字( 1) 对 于汉族的影响:①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承载着汉文化向四周传播;②超越方言的局限,使 各方言区的人能够顺利交流;③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使它超越语言的历史音变;(2)汉字对 少数民族文字的影响:①用汉字记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②使用汉字或仿照汉字创造本民族 文字, 对汉族文化传播有重要作用。
62、【主自考重点】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 【副自考重点】 文学艺术
答案: 古代汉语语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诗歌节奏中“平 ”指平声字,“仄 ”指上、 去、入三声字。平仄相间和各个声调不同的音高变化, 可以形成节奏的变化,构成一种声律的美。
63、【自考重点】 语言崇拜
答案: 中国人的语言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语言这种文化事项的看法,如对语 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等; 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追求,如规范语 言的追求, 对言辞技巧的探索等。
64、【自考重点】 修辞观
答案: ①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 提出言辞应该诚信。
②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
③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 对象、 时机和分寸。
④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与追求华美这一矛盾。
65、【自考重点】 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 1) 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推动 作用。 西方国家出版的有关介绍中国文官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书籍多达 70 种。
(2) 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留下深刻印象。探索官员的录用方法一直 是西方国家治理政务的重要课题, 中国的科举取士制度给了他们极大启发。
(3) 中国的文官制度、 科举制度对西方的议院制、 考试制产生过实质影响, 有力地促进了 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对此孙中山曾评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 英国的; 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66、【自考重点】 汉语汉字与修辞格
答案: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 一种修辞格。
67、【自考重点】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 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接在一起。黄 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中国大陆的东西。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 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 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 解析: 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作答:
(1) 整体性特征: 中国地理面积大, 地形复杂多变。
(2) 部分特征: 河流众多; 地理通道便利。
68、【自考重点】 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
答案: 保存在《尚书》 中的《禹贡》篇, 以北山川为标志, 将天下划分为冀、 兖、 青、 徐、 扬、 荆、豫、 梁、 雍九州。
69、【自考重点】 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答案: 第一个条件是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第二个因 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第三方面的因素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 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 色。
解析: 本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答:第一——自然环境 。 第二——地理条件 。 第三——区域意识 。 第四——典型人物。
70、【自考重点】 宗法制的产生及其特点
答案:《尚书》有“列爵惟五, 分士惟三 ”之说,“列爵惟五 ”指按诸侯地位的轻重、封地的 大小, 分为公、侯、伯、子、 男五等;“分士惟三 ”即指上述天子封士诸侯, 诸侯封士大夫, 大夫封土于士的土地分封等级制度。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在于答出三种土地分封等级制度:1.上述天子封诸侯;2.诸侯封士大夫; 3.大夫封土于士。
71、【自考重点】 传统商业活动
答案: 市声是指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市声分两种,一种是叫卖声, 另一种市声叫代叫 声。
解析: 本题需回答以下两个方面: 是什么: 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 分类: 叫卖声、代叫 声。
72、【自考重点】 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答案:文化产品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 可见的成品, 既包括物质产品, 也包括精神产品;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
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时常使用“ 文化 ”这个词, 但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类型。那 么这个题我们就要分为广义和狭义来解释。首先,广义的文化产品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的成品; 那么, 既然是供给给社会的成品那么,就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既 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其次,再来看狭义的文化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 产品。
73、【自考重点】 传统商业活动
答案: 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墟 ”。人们通过赶墟, 把多余的农副产品售出, 换回自己 不能生产的物品和农器具。 相近的墟期之间, 交易品种互不重复, 以利商贸。
74、【自考重点】 第三节 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
答案:(1) 自 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 ”, 其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 ”, 认为中国文化 传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水火不容; 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全盘西化。主张不预设任何人 为的限制,照搬欧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作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这种主张在现代中国 社会发展变革中必然遭到批判与否定。(2)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 ”,其核心内容是“ 中 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 ”。认为中国传统古典文化, 尤其是由孔子开创、 宋明理学继承发 扬的儒家文化, 是天生优越的,本质上大大高于任何西方文化、外来文化; 中国文化的唯一 出路,就是复兴现代新儒学。在此前提下吸收西方的科学民主,走"工业东亚"的"儒家资本主 义道路"。 在这一点上, 儒学复兴论和全盘西化论有所合流。(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 合创新论 ”,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 的主张。坚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并在实践中日益强调"中国特色", 断然拒斥照搬西方资本 主义的"全盘西化"。走综合创新之路, 意味着中国将以开放的态度和博大胸襟广泛借鉴东西 方现代化先进国家的正反历史经验,并在借鉴之中有所发展, 有所创造, 有所升华。这是中 国文化的现代复兴之路,生生不息之道,后来居上之道。这三种文化思潮代表了中国文化现 代趋势的三种文化主张、 三种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解析: 本题需回答出以下三个主要思潮:(1)“全盘西化论 ”: “现代化=西方化 ”, 中国 文化传统一无是处, 唯一出路就是全盘西化。(2)“儒学复兴论 ”: “ 中国文化复兴=儒学 现代化 ”。(3) “综合创新论 ”: 提出和坚持“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 ”; 经过长期探索和缜密思考的结果。
75、【自考重点】 “天人合一 ”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案:( 1) 思维方式过度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 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 致使我们没有能 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
(2) 过度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 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 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 在一 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
(3) 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 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 “心性之学 ”重 体验, 不重客观观察, 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 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 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负面影响。天人合一是指人的 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自然界和人的道德准则的统一, 其负面影响共分为三点。(1) 思维方式上: 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 阻碍实验科学在中国的发展;(2) 过度强调社会和谐 与统一,封建社会时间长,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脱离实际,注重道德忽视实践。
76、【自考重点】 传统商业活动
答案: 传统商业活动的类别。互惠交换。 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行商经营。 这是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 坐商经营。 这是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
77、【自考重点】 传统商业活动
答案: 传统商贸活动有以下四种:( 1) 市 。 自殷商时代起, 我国就形成了小规模的贸易活 动。 古人把贸易场所称为“ 市 ”。(2) 墟。 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墟 ”。(3) 集 。 北 方的贸易场所叫“ 集 ”。(4) 会 。 我国从唐代起, 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 规模比较大 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 后来发展成庙会。
解析: 中国传统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四种, 即市、 墟、 集、 会。 考生需识记。
78、【自考重点】 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
答案: 宗族事务主要有以下内容: 管理宗族的机构, 宗祠活动,族产管理,族谱编修,祖墓 祭扫, 族学教育, 尊卑区分, 族谊互助等。
79、【自考重点】 法律制度与社会伦理秩序的保障 答案: ①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②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
③皇权至上, 法自君出。
④强调等级特权, 主张同罪异罚。
80、【自考重点】 绘画
答案:(1) 追求神似, 注重意境。 这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原则。
(2) 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
(3) 与诗、 书、 印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