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81 、为什么说传统婚姻仪礼不仅是个人的终身大事 ,而且是家族社会的阖家大事 。(10 分)
82 、简述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6 分)
83 、论述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10 分)
84 、名词解释:五礼(2 分)
85 、名词解释:“集“(2 分)
86 、传统识字读物的主要特点 。(5 分)
87 、名词解释:行业组织(2 分)
88 、简述文化传统的特性 。(5 分)
89 、名词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2 分)
90 、名词解释:诗言志(2 分)
91 、简述我中国古代家事的主要内容 。(5 分)
92 、简述楚辞的艺术成就 。(5 分)
93 、名词解释:“百岁 ”礼(2 分)
94 、简述我国古代避讳的主要方式 。(5 分)
95 、名词解释:语系(2 分)
96 、名词解释:物质文化遗产(2 分)
97 、简述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 。(5 分)
98 、名词解释: 西域(2 分)
99 、名词解释:察举(2 分)
100 、简述中国古代庶族平民礼俗规范性的表现 。(5 分)
答案:
81、【自考重点】 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
答案: 首先,婚姻关系能否订立,须取得家族祖先的同意。男家经媒人取得女方的生辰八字 后,将其放在祖先神位前的香炉下三日,在此期间如果家中人畜平安,表示已经取得家神的同意。其次,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族间的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男女双方没有婚姻的自主权,婚姻关系的缔结要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无论怎样简化,聘娶婚的关键环节依然存在,聘婚论财将男女双方的个人结合变成家族之间的人财交换行为。 再次,拜见尊长, 庙见祖先, 家族对新成员的接纳。成婚之礼, 经过拜见公婆与庙见祖先, 得到家庭,祖 宗的承认之后,嫁来的女子才获得加入本宗为妇的身份,婚姻礼俗的各个环节都贯穿着明确 的家族原则, 婚姻缔结着家族关系, 婚姻延续了家族的香火。
82、【自考重点】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
答案:①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规律。 ②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③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与人 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 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 不注重语文应用的教学。
83、【自考重点】 农书流通系统
答案: 1 统筹水土利用规划重视水土平衡关系 。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 。 3. 引进优良农作物 品种。4.人力胜天说, 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
84、【自考重点】 皇家贵族礼制的严整性
答案: 五礼是古代国家礼仪制度, 大约定制于周代。五礼分为吉礼、 凶礼、宾礼、军礼、嘉 礼五种。
解析:本题回答出“五礼 ”的性质、定制时间、分类。性质: 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定制时间: 周代; 内容: 吉、 凶、 宾、 军、 嘉。
85、【自考重点】 传统商业活动
答案: 北方的贸易场所叫“ 集 ”,开集有固定的日期, 通常是三天一小集, 五天一大集, 集 市上的各类商品都有常设的出摊地点, 如粮市、 菜市等, 约定俗成、 井然有序。
解析:本题也相对简单,我们通过日常生活就能知道,我们大家肯定都去过集市:首先“集 ”, 是一种贸易场所, 其次, 它的开放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 通常是三天一小集, 五天一大集; 地点也是有限制的: 集市上的各类商品都有常设的出摊地点,如粮市、菜市等。最后, 要点 明既然是商业活动那么肯定是: 约定俗成、 井然有序。
86、【自考重点】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
答案:(1) 知名的知识分子很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
(2) 儿童教材流行的时间长、 范围广;
(3) 注意初学儿童的特点, 把识字内容编成韵语, 便于记诵。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从三个方面分析传统识字读物的特点,分别是教材编写(知名知识分子 重视)、 儿童教材流行时间范围(时间长、 范围广)、 从儿童特点出发(押韵、 便于记诵)。
87、【自考重点】 传统手工行业知识
答案: 行业组织又称行会, 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
解析: 本题在于答出得分点别称(行会)、 主体(手工业者)、 性质(自发组织)。
88、【自考重点】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答案: 1.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 是历史的产物。 2.文化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 3.文化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89、【自考重点】 文化遗产
答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人也称无形文化遗产。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定义, 非物质文 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 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 表演、 表现形式、 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 实物、 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90、【自考重点】 诗言志
答案:“诗言志 ”作为一种艺术观念, 最早体现在《诗经》 的诗歌创作中, 而作为一个艺术 命题, 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志 ”是古代艺术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 并贯穿 艺术美学史的始终。“诗言志 ”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 种艺术形式。
91、【自考重点】 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
答案:( 1) 孝悌。(2)耕读为本。(3) 修身。(4) 整肃门户。(5) 严守尊卑秩序。(6) 善 择婚姻。(7)慎选继子。(8) 丧葬宜俭。
解析: 本题需回答出以下关键点: 孝悌、耕读、修身、整肃门户、尊卑秩序、择婚姻、选继 子、 丧葬。
92、【自考重点】 文学艺术
答案:《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作者往往把现实社会幻化为神 奇迷离的神仙世界,通过恢弘场面和非凡气势的营造,表现出作者热烈奔放的感情和对理想 的不懈追求。
解析: 本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 1 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2.恢弘场面和非凡气势的营 造。 3.热烈奔放的感情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93、【自考重点】 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
答案:“百岁 ”礼, 孩子出生百 日, 举行庆贺礼。 为使孩子顺利生长, 这天通过收集贺礼的 形式, 给孩子凑办百家锁、 百家衣、 百家饭, 依靠家族共同养护幼儿的意义不言自明。
解析: 本题需回答出以下方面:( 1) 是什么: 孩子出生百 日, 举行庆贺礼 。(2) 做什么: 收集贺礼, 凑办百家锁、 百家衣、 百家饭。
94、【自考重点】 语言崇拜
答案:(1) 通过字形进行避违的有缺笔、 拆字、 删字等。
(2) 通过字义进行避讳, 指用同义、 近义字代讳字。
(3) 通过字音进行避讳, 指通过同音字、 近音字代替讳字。
95、【自考重点】 中国境内的语言
答案: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语系再被细分为语族、语 群、 语支、 语言、 方言、 土语等不同层次。
96、【自考重点】 文化遗产
答案: 物质文化遗产, 即有形文化遗产,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 的定义, 它包括古遗址、古 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历 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等可移动文物; 以及有特色、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街区、 村镇)。
解析: 本题的采分点即有形文化遗产 、 不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 。 结合具体品物进行回答即可。
97、【自考重点】 元朝统一及民族融合
答案:①辽、金统治下的臣民统统被视为汉人,久之他们之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②部分进 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成农业居民,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也融合在北方新 形成的汉族之中了。
③今天北方人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
④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 化上的互相学习, 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即回族。
98、【自考重点】 对匈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
答案: 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 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大小 36 个国家, 文明水准相当高。 广 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 印度、伊朗、 阿富汗、 巴基斯坦一部分。
解析: 本题需回答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 1.狭义: 新疆地区。2.广义: 还包括中亚、 印度、 伊朗、 阿富汗、 巴基斯坦一部分。 注意: 广义的西域包含狭义的西域内容。
99、【自考重点】 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
答案: 两汉时期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 向朝廷举荐的方式, 称为“察举 ”。
100、【自考重点】 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
答案: 庶族平民礼俗规范性的表现: 1. 岁时礼俗的伦理性; 岁时礼俗的自然伦理属性和社会 伦理属性。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人生礼俗指依照人生历程的阶段性变化而定期进行的礼仪习俗; 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与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 也属于人生仪礼的范围。 人生仪礼是社会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程序规范与对个 体社会属性进行确认的标志。 3.家训族规的规范性; 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着大量的家训族规, 内容涉及个人行为、家庭事务, 宗族与其他相关社会事务。①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 强化 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
②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 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
③以劝诫惩罚的礼俗规条, 规范家族成员行为, 补充国法。
解析: 本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作答: 1. 岁时礼俗的伦理性; 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 3.家训 族规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