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自考资料(江苏)大纲重点汇总3

2024-08-30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27038

【自考课程名称】红楼梦研究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三部分   《红楼梦》的作者

( 一 )关于《红楼梦》作者的争议

《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前期 ,但作者一直未能确定 ,直到 20 世纪初 ,以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派 ,经过考证 , 方才认定《红楼梦》 的作者是曹雪芹。

( 二 )《红楼梦》为曹雪芹著的材料

1、清代乾隆时期的名诗人袁枚(1716-1798) ,他在《随园诗话》卷二中说“康熙间 ,曹练(楝)亭为江宁织造 , 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 ,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确提出《红楼梦》 的作者是曹雪芹。

2、 明义在《题红楼梦》诗的《小引》 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 ,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 人为江宁织府 ,其所调大观园者 ,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 ,世鲜知者 ,余见其抄本焉”

3、永忠诗《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是最有力的证据。

4、在八十回本《石头记》脂砚斋点评的文字中 ,多次出现了曹雪芹为《红楼梦》 的作者的说明。

◆ 模块一   曹雪芹的家世

( 一 )高祖

曹家本为汉族 ,其先祖曹世选在万历年间被后金(后来的满族)所虏 ,成为“包衣”。   曹家的发家 ,始于 曹振彦。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 ,在明朝灭亡时跟随清兵人关。在此之前 ,曹振彦已经凭借自己的文化知识 ,开始 担任官职 ,清入关后 ,因军功任扬州盐运使 ,为曹家后来长期担任江宁织造和两淮盐运使 ,奠定了基础。

( 二 )曾祖

高祖曹振彦——曹玺、曹尔正

曹玺妻孙氏、康熙皇帝保姆 ,康熙二年( 1663 )玺以内部郎中的职衔出任江宁织造 ,来到南京。 曹玺生有曹寅、曹宣(即曹荃)两子。

曹寅字子清 ,号楝亭。因江宁织造署中有曹玺亲手种植的一棵楝树 ,下有草亭。他曾与孔尚任合作完成了《小 忽雷》传奇。曹寅常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树倒猢狲散”。

曹颙是曹寅之弟 ,曹寅去世后 ,曹颙 ,二十四岁继任江宁织造 ,赏主事职衔 ,三年后死去。(康熙五十四年 , 1715 )

曹頫 ,曹荃的第四个儿子 ,过继给曹寅 ,继任江宁织造。 曹頫——曹雪芹

曹雪芹的先世本是汉人 ,但在很久以前 ,就加入满洲旗籍 ,成了爱新觉罗氏的皇家“包衣”(奴隶 )。 随清  人入关后 ,逐渐晋升为皇家亲信的官吏。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保姆。康熙登基后 ,曹玺任  宁织造(专做供应皇家的事物),直至病故。康熙又命其子曹寅曹雪芹的祖父 )任苏州织造 ,后又继任江宁织  曹寅幼时做过康熙的伴读 ,既是康熙的臣仆 ,又是朋友 ,深得康熙的信任。曹寅极为显赫 ,康熙六次南巡 , 曾四次以曹家为行宫 ,曹家此时发展至鼎盛时期。雍正五年( 1727 ),曹頫因为“骚扰驿站”以及亏空织造款等  罪名被罢职抄家 ,我们认为 ,曹家被抄家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政治原因 ,这两条罪状其实都是借口。

◆ 模块二   曹雪芹的生平

知识点一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 ,名霑 ,字梦阮 ,号雪芹 ,亦号芹圃或芹溪居士。是曹寅的孙子 ,曹頫的儿子 ,大约生于雍正元年四   月二十六日(公元 1723 年 5 月 31 日 ),卒于壬午除夕即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公元 1763 年 2 月 12 日 ), 享年四十岁。有人以为他是曹颙的遗腹子 ,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 1715 )。

知识点二   曹雪芹人生的三个阶段

( 一 )第一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曹家抄家前的幼年时期 ,这一时期曹雪芹主要生活于南京 ,从雍正元年到雍正五年 (1723-1727)

( 二 )第二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抄家后迁居北京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生活于北京城内 ,从雍正六年到乾隆五年(1728-1740)

( 三 )第三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曹家再次遭受打击 ,彻底衰落时期 ,曹雪芹由城内迁居西山 ,《红楼梦》也创作于这时期 ,即 乾隆六年到乾隆二十八年(1741-1763)

知识点三   红楼梦的创作

正因为曹家的先世与清王朝的政治经济都有较密切的关系 ,又有着文学方面很深的家学渊源 ,这些都给曹雪 芹以深刻的影响和熏陶 ,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条件。曹雪芹生于曹氏家族衰落的前夕。在他少年时代 ,继 承康熙皇位的雍正皇帝就把曹家的第四任织造曹兆从江宁革职抄家 ,遣回北京。到了乾隆时期 ,曹家又遭天灾人 祸 ,彻底结束了曹雪芹无忧无虑的贵公子生活。而曹雪芹的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对他创作《红楼梦》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于是 ,他把荣、宁贵族生活的描写 ,熔铸在《红楼梦》深刻的艺术形象创造里。

最迟在乾隆十九年甲戌( 1754 )年 ,《红楼梦》前八十回初稿已经完成 ,乾隆二十七年( 1762 )冬天 ,饥寒  交迫的曹雪芹 ,却一直顽强坚持着《红楼梦》的写作。成为千古遗憾的是 ,曹雪芹过早地被贫苦夺去了他富有才  华的生命 ,而没能完成他这部呕心沥血的杰作。曹雪芹四十几岁就死去了 ,身后留下一个新婚不久的妻子和几束  残稿 ,连埋葬的费用都是他几个好友资助的 ,而他创作的《红楼梦》,却在他死后三十年 ,排印问世 ,风靡全国。 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艺术化身。

◆ 模块三   关于高鹗及《红楼梦》续书

《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 ,一般认为是出于两人之手 :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 ,后四十回是高鹗所  作。《红楼梦》 的另一个书名叫《石头记》,但《石头记》都只有前八十回 ,而且都是抄本 ;而早期的《红楼梦》 的刻本都是都是一百二十回本 ,它们都是由程伟元、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 1791 )、五十七( 1792 )刊刻的 ,(分  别称为程甲本与程乙本)。 由于八十回的《石头记》 中有脂砚斋等人的批语 ,所以又叫脂本 ,以区别于一百二十  回本的程高本。

高鹗 ,字兰墅 ,别号红楼外史。隶汉军镶黄旗 ,祖籍辽宁铁岭 ,先世随清兵入关 ,其后长期生活于北京 ,其 身世与曹雪芹有一定的类似之处。

高鹗少年时 ,最好的评价是“学邃才雄”,“誉满京华”,因此狂放不羁。“趁蝶随蜂 ,浪赢两袖香留”,正是   他早年生活的写照。 中年以后功名蹭蹬 ,“泥途悲潦倒”,逐渐意志消沉 ,“天涯倦客楼头妇 ,一种消沉奈落何”, “金粉飘零旧梦怀 ,凄凉往事付歌喉”。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中 ,他参与了修订或者续作《红楼梦》 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