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资料之主观题自考重点2

2024-08-30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321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21 、为什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很大? (10 分)

22 、名词解释:血缘九族制(2 分)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有哪些? (5 分)

24 、名词解释:古代计时器漏壶(2 分)

25 、简述我国传统算学的特点 。(5 分)

26 、简述传统工匠的三个特点 。(5 分)

27 、名词解释:九品中正制(2 分)

28 、简述我国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的作用 。(5 分)

29 、论述传统社会的礼俗规范的功能表现 。(10 分)

30 、简述明朝初年由政府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 。(5 分)

31 、名词解释: 宗法制(2 分)

32 、简述我国古代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 。(5 分)

33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5 分)

34 、简述宗法制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渗透的主要表现 。(6 分)

35 、简述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5 分)

36 、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 。(5 分)

37 、简述我国传统祭祀典礼的类别 。(5 分)

38 、名词解释:社日(2 分)

39 、天人合一观念的含义 。(5 分)

40 、简述“天人合一 ”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5 分)

答案:

21、【自考重点】 文化遗产

答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很大, 是因为它们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度的个性化。它们是创造者个人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中丰富完善,形成特色和流派, 所以完全是个性的, 这种成品与它的初创者和优秀的传承者、 更新者是难以分开的。(2)  传承的经验性。它的传承和积累是经验性的, 因此不可能是大规模的。这些品种有两种传承  方式:一种是没有离开土壤的群体自发的传衍,另一种则是父子、师徒口耳相传,参悟体验。 ( 3) 浓缩的民族性。 具有这些内涵的文化成品, 经过每个时代的过滤, 形成精品, 积淀了  各时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特色。可以说, 它们是民族灵魂的一部分, 随民族的兴  亡而兴亡。

解析: 本题得分的关键点:(1) 高度的个性化。(2)传承的经验性。(3) 浓缩的民族性。

22、【自考重点】 传统日常生活的家庭单元

答案: 血缘九族制, 即以本人为基准, 向上、下各推衍四代, 共九代, 为九族。九族是传统 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 也有的以父族四、 母族三、 妻族二为九族。

23、【自考重点】 魏晋南北朝: 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前进

答案:(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 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 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 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  此有直接关系。(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  立, 互相激荡, 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了此时期显著的文化现象。

24、【自考重点】 传统天文知识

答案:所谓计时器漏壶, 是用一个固定尺寸的铜壶盛水,在壶壁上刻画时刻的标记,再根据 壶水淹浸的部位读出对应的时刻来。

解析:在回答这个题的时候,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漏壶既然是用来计时的, 那么肯定是有    标准的。所以第一条, 是固定尺寸; 第二就是刻画标记; 第三既然是漏壶计时器, 那么肯定    是通过漏水水量的标准来读数的,那么最后一条就是根据壶水淹浸的部位读出对应的时刻来。

25、【自考重点】 传统算学知识

答案: ①应用性。度长短者不失毫厘, 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絫。②独特的筹算 记数方法。 ③以算数、 代数为主, 几何学不发达。

26、【自考重点】 传统手工行业知识

答案:( 1) 具有手工艺性, 讲究手的巧慧、 手的经验, 手工的审美效果, 肯定用双手实现 人脑想法的工匠能力。(2) 无法合作性, 说明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 超出了一定 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生产就会变形。(3)唯一性, 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 一样的活换了别人干, 人们就不认了。

解析: 解答关键点:( 1) 手工艺性: 用双手实现人脑想法 。(2) 无法合作性: 小规模的, 无法扩大经营。(3) 唯一性: 固定的欣赏习惯。(注: 答对任意一项 2 分, 满分 5 分。)

27、【主自考重点】 制度文化的含义 【副自考重点】 制度文化的含义

答案: 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 中央在各州郡设“ 中正官 ”,负责查访 本地士人, 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 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 向吏部举荐。

28、【自考重点】 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答案:①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地域人群对它的接受、理解以 至发展。②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 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③地域文化对国家文化的发展有保存之功。

29、【主自考重点】 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 【副自考重点】 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答案:①传统礼俗的等差性。礼的作用就在于区分并维持等级关系,礼的根本职能就在于依照等矩原则调整社会关系。汉代儒家的礼治思想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先秦以来礼俗制度的  等差原则被绝对化,将“三纲 ”说成是合科天道的礼教。②传统礼俗的调和性。作为调节社  会关系的手段,其主要宗旨是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礼的调和作用在传息社会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对尊者、 贵者、 长者而言, 要遵循礼制;对待从属人员, 要宽厚、 慈爱, 避免因  过度的压制导致矛盾的激化。二是对社会从属者而言,礼制的主要宗旨是要他们节制自己的  行为, 克制自己的欲望, 服从尊长, 安于本分。③传统礼俗的规范性。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  性是它的规范性。从形而上的哲学伦理思想,到形而下的日常行为规条,无不受到礼的制约。

30、【自考重点】 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

答案: 明洪武二十三年, 朱元璋为建造一支海军船队, 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 5000 万棵梧桐 树和棕榈 、 漆树 。 第二年又下令移民到淮河一带的居民, 每家必须栽种 200 棵桑树 、 200 棵枣树和 200 棵柿子树 。 之后又把种植桑 、 枣的命令推广到全国范围 。 有专家统计, 洪武 年间的植树总量在 10 亿棵左右。 这是朱元璋一个了不起的功绩。

31、【自考重点】 宗法制的产生及其特点

答案: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 趋完备。 这种制度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 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32、【自考重点】 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

答案:(1) 土地的开垦;(2) 水利的兴修;(3) 运河的开凿。 解析: 本题需答出: 开垦土地、 兴修水利、 开凿运河。

33、【自考重点】 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1)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3)严密的人身控制。

解析:本题需从三个方面总结,分别是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机构(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对人的控制(严密的人身控制), 可采用助记口诀:“皇帝总揽大权, 官僚控制人身 ”。

34、【自考重点】 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

答案: ①“ 家天下 ”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在皇位继承上, 历代君王大多遵行嫡长子继承制 的宗法原则。②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亲亲是宗法制度的基础,在西周的政治秩序 中, 亲亲成为首要的政治原则。 ③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35、【自考重点】 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

答案:(1) 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应考者不论出身、 地位, 家业, 不必由官员举荐;

(2) 考试定期举行, 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

(3)严格考试。 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36、【自考重点】 春秋战国: 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

答案: 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 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游 ”,即无矛盾地  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的解放, 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对  矛盾的摆脱;他也不否认客观现实, 只是强调超越的生活。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 齐物 ”, 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庄子有着强烈的现实感, 对生活中各种欺压、 纷争、 污浊, 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极端的无奈。 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艺术精神的培养。他的打破小我与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特别能  涤荡人的心胸, 以审美的意态观照世界, 对中国的诗歌、 绘画等, 有重要的影响。

解析: 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

庄子的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庄子——有着强烈的现实感, 对生活中各种欺压、 纷争、 污浊, 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极端的无奈。

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艺术精神的培养。

37、【自考重点】 皇家贵族礼制的严整性

答案:祭祀典礼是皇家贵族与天神人鬼进行沟通联系的特定仪式,在古代称为吉礼。天神祭 祀。主要包括天帝祭祀、 日 月星辰祭祀和气象神祭祀。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 祭祀和山川祭祀。 人神祭祀。 主要包括宗庙祭祀、 祭先王先师。

解析: 本题需回答祭祀典礼的含义和内容。( 1) 含义: 皇家贵族与天神人鬼进行沟通联系 的特定仪式; 吉礼。(2) 内容: 天神、 地神、 人神。

38、【自考重点】 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

答案:社日是古代调节乡社关系的重要节 日。时间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 日,一般 以春社为重。

39、【自考重点】 “天人合一 ”的含义及古代关于“天人 ”关系的几种观点

答案:“天人合一 ”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 主要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是, 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 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 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 二而一的。

40、【自考重点】 “天人合一 ”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案:( 1) 促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 。(2) 促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 倾向。(3)促成了“诚明合能 ”的人生修养哲学。

解析: 首先, 回答这个问题时, 你要先知晓"天人合一"的是一个哲学概念。 那么既然是哲学 概念, 就和思维有关。( 1) 促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 第二, 既然是哲学概 念,那么就会对社会产生间接影响, 出现一种社会倾向。(2)促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 义倾向。第三,一种哲学观念不仅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还会对人生产生影响。(3)促成了“诚 明合能 ”的人生修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