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四章 英国文学
第一节 英国文学概述
一 小说
1.受弗洛伊德影响作品的作家
(1)赞成并接受弗洛伊德观点,将其糅合到自己作品:乔伊斯、伍尔芙
(2)反对弗洛伊德,但在精神分析中又运用弗洛伊德观点。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有意识地将弗洛伊德主义运用于文学创作典范”
(3)只接受弗洛伊德某个观点:迪伦 ·托马斯、杰克 ·林赛
2.伍尔芙:
代表作:《戴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
(1)论文《现代小说》:表明了对老一代作家威尔斯、高尔斯华绥、贝内特等人现实主义创作的不满。
(2)《戴洛维夫人》 : 从叙事时间和风格来看都颇为接近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评论家们一般认为, 在把柏格森的“心理时间”说用于英国的意识流小说方面,伍尔芙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3)《到灯塔去》 : 标志着伍尔芙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小说带有明显的 自传成分,因此,这部小说中的 “现代主义代码是显而易见的。小说中的“灯塔”这一象征物同时取得了两种效果: 既是传统象征寓意 的增殖,同时又含有精神分析学的象征意味。(考过名词)
(4)伍尔芙晚期的重要作品还有《海浪》等。
(5)宣扬妇女独立自主意识《自己的房间》 《三个畿尼》,被认为“20 世纪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先驱者”
3.伍尔芙小说的意识流手法【简答】
(1)通过意识流的手法揭示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活动,通过发掘隐藏在心理世界底层的种种意念和幻想, 真实地、赤裸裸地再现当代社会文明的崩溃和衰竭(4 分)
(2)伍尔夫把现实和记忆交织一体,各种人物的活动及其个性特征则通过这些平淡细腻的描写和复杂多变 的内心世界的再现而得以表现;(3 分)
(3)伍尔夫把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用于英国的意识流小说方面,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贡献。(3 分)
4.劳伦斯
(1)他以俄狄浦斯情结为特征的小说《儿子与情人》 就体现了他的情感生活的扭曲。
(2)他继续自己的社会批判和心理探索模式,写下了《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等,把对性心理的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峰。
(3)由于他的小说,特别是《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多次描写了赤裸裸的性行为,因而遭到查禁,他本人也 被指责为“伤风败俗”和色情低级,他通过对性压抑的同情性描写和追求性解放的赞美, 抨击资产阶级 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观念以及工业革命给人性造成的压抑后果。
5.劳伦斯小说的创作特点【简答】
(1)劳伦斯在小说中,充分体现了他的丰富心理学知识和精湛的写作技能;(3 分)
(2)劳伦斯的创作基调是严肃的,它描写性行为并不是目的,而是出于主题思想和情节发展的需要,决不 与那些专事色情描写的末流作品同日而语;(3 分)
(3)他通过对性压抑的同情性描写和追求性解放的赞美,抨击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观念以及产 业革命给人性造成的压抑后果。(4 分)
6.高尔斯华绥
(1)高尔斯华绥一生创作最高成就是史诗性巨著《福尔赛世家》 《现代喜剧》。
(2)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在《福尔赛世家》 中达到了高峰”而获得 193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3)高尔斯华绥生前曾作为当时最有名气的英国作家而置声文坛,但死后却名声日趋下降,他的《福尔赛 世家》也被某些现代批评学派认为是一种“历史现象”而载入博物馆。然而,在 20 世纪上半叶现实主义江 河日下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空前高涨的英国文坛,高尔斯华缓的创作成就及其意义自然是不可抹杀的。
7.康拉德
(1)康拉德以写中、长篇小说见长,尤以写航海题材为特色,其中还带有对殖民地风情的描写。
(2)他的主要小说《吉姆爷》、《黑暗的中心》等,分别以航海生活和丛林为题材.
(3)《吉姆爷》写扑朔迷离颇富象征意味和浪漫色彩,《黑暗的中心》具有多重含义和多层次解释代码,
(4)康拉德还擅长写国际政治和社会问题小说,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特务》、《在西方的注视下》
8.福斯特
(1)《小说面面观》 ,提出了著名的‘‘扁平人物" 和‘‘浑圆人物”“说。
(2)他的早期小说《一间可以看到风景的房间》和《霍华德别墅》,前者充满了喜剧性的轻松格调,带有 浓郁的异国情调;后者则以其严肃的思想而显得较为成熟, 并且得体地把现实主义的白描手法和象征主 义手法结合在起。
(3)《通往印度之路》一般被认为是福斯特最重要的作品, 小说探讨了英国与其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9.毛敏、曼斯菲尔德
(1)毛姆的重要小说主要有《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等。
(2)女作家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创作也别具一格。有些评论家认为:“在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中,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最接近契诃夫的短篇作品。” 她最有名的两个短篇为《园会》(1922)和《帕克大妈的一生》。
二 、戏剧
1. 肖伯纳 : 写下了一生创作中惟一的悲剧作品 《圣女贞德》
(1)另一部剧作《苹果车》 则充满着喜剧性的讽刺意味,是肖伯纳最后一部重要作品。作者借英国国王与首相的争斗,讽刺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虚伪与软弱,表明了自己对民主制的不满。
(2)另外一些重要作品《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政治倾向和现实主义艺术追求。
2. 叶芝: 20 世纪英国戏剧界影响不可忽视。
(1)他一共写下二十多个剧本,大部分为诗剧,写于这一时期的有《大磨难》《复活》《猫和月亮》等,
(2)后一部剧作对荒诞派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创作颇有启迪作用.
三 、诗歌
1.叶芝的诗歌创作始于 19世纪后期 ,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的作品基本承袭了唯美主义的诗风,并弥漫着浪漫主义的气息,主要作品包括《茵纳斯弗利岛》 《十字路口》等;
(2)中期的创作和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息息相关,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通过重写爱尔兰的神话传说 表达了爱尔兰人民要求实现民族自治的愿望;
(3)后期则标志着诗人创作艺术的日臻成熟,代表作为《钟楼》、《盘旋的楼梯》以及《拜占庭》《驶向 拜占庭》《丽达与天鹅》等。
2· 简述爱尔兰作家叶芝的诗歌美学主张【简答】
(1)叶芝认为诗歌必须含有象征意义,因为象征手法是一种神秘和完美的手法,只有它才能使诗人摆脱种 种阻碍表达完美情感的束缚;(4 分)
(2)因此, 一部作品能否产生美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象征在作品中的地位;(3 分)
(3)当声音、颜色、形状三者取得和谐统一时,象征就达到了完美有力的地步。(3 分)
3.托马斯 · 哈代
(1) 哈代早年从事诗歌创作,
(2)出版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而遭到评论界的猛烈攻击,
(3)因此文学界一般称他为‘619世纪的小说家" 和20世纪的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