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2

2024-09-01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11501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史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三章

1 、中国新诗的奠基人郭沫若,在共和国诞生之日就发表了《新华颂》,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王莘 《歌颂祖国》石方禹《和平最强音》,末央《祖国,我回来了》。

2 、1957 年 1 月,《诗刊》创刊。毛泽东在创刊上发表了《关于诗的一封信》。

3 、1957 年毛泽东在《诗刊》发表 18 首旧体诗词,这不仅是诗坛一件大事,也是中国人民文化生活和政治生 活的一件大事。

4 、郭小川 1959 年创作《望星空》。《将军三部曲》第一次用叙事诗形式成功塑造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官员的 形象。

5 、田间的《赶车传》。

6 、臧克家《有的人》是为鲁迅先生逝世 13 周年纪念日有感而作,写于 1949.11.1 。诗人以炽热的感情、鲜明 的对比,凝练的语言,铿锵的节奏。全诗 7 节。

7 、贺敬之《回延安》。

8 、贺敬之建国后的诗歌,分两类:(1)表现某种具体感受的抒发短诗,如:《回延安》、《三门峡歌》、《向秀 丽》、《西去列车的窗口》、《地中海呵,我们心中的海》。(2)描绘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长篇抒情诗,如:《放声歌唱》、《十年歌颂》、《“八一 ”之歌》。

9 、贺敬之的诗歌多采用“楼梯式 ”(阶梯式、“凹凸式 ”和长短句拆行)的诗行表达。

10 、闻捷《吐鲁番情歌》是一组以爱情为题的短诗,包括《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成熟了》、《舞 会结束以后》、《金色麦田》、《告诉我》、《种瓜姑娘》。特点:集中描写并反映解放以后新疆吐鲁番地区青年 男女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爱情生活。它是继五四以来新诗中爱情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作者敢 于冲破爱情禁区,写出一批写爱情生活和新的时代生活、新的劳动生活相结合的新诗篇,深受大家的欢迎。

11、《吐鲁番情歌》艺术特色:(1)新奇、巧妙的艺术构思。(2)细腻的内心世界的描写。(3)朴实、明快、传神的语言。

第四章

1 、老舍《茶馆》。老舍不仅被授予“人民艺术家 ”的光荣称号,而且被誉为“文艺队伍里的一个劳动模范 ”。 老舍的剧作具有诙谐、幽默的风格。老舍素有“语言大师 ”的称号。

2、《茶馆》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反映了三个令人诅咒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的晚清、 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解放战争爆发前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

3 、王利发,在《茶馆》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他为人忠厚、善良、守本分,为了生存与温饱,一直坚持 顺民哲学,善于适应形势,顺应潮流作生意,苦心。

4 、常四爷也是贯穿全剧的重要人物。

5 、秦仲义是一个深受“维新 ”思想影响的民族资本家。

6 、《茶馆》的艺术成就:(1)在结构方面,它打破了常见的故事因果联系,不追求情节内在的起承转合,而 是采用横断面的办法,扩大社会观察面,用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反映复杂的社会和人生。(2)在人物处理上, 采用的办法是:主要人物, 自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每个角色说自己的事又和时代结合起 来;无关重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3)《茶馆》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突出表现在对北京方言的运用和北京风俗人情的描绘上。

7 、郭沫若《蔡文姬》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

8 、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三排长陈喜是作者着力刻画的转变人物。

9 、连长鲁大成是剧中刻画得最富有性格特征的英雄形象。在纯朴、率直、幽默风趣之中,又夹杂着粗旷、 急躁和生硬。


第五章

1 、杨朔的《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冬日草》、《红玛瑙》;秦牧的《古战 场春晓》、《土地》、《花城》;冰心的《樱花赞》;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歌声》、《菜园小记》;方纪的《挥 手之间》;翦伯赞的《内蒙访古》。

2 、“三家村札记 ”:邓拓、吴晗、廖沫沙。

3 、杨朔写散文“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 ”,“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 ”。

4 、秦牧《土地》。

5 、刘白羽《长江三日》是他散文代表作。其特色:在于作者随着时间推移,地点的转换,在对山川风光的 描绘之中,抒发了自己对事物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见解;在艺术上,还表现在写景状物手法多变。还具 有联想丰富的特色,作者在极写长江之风光的同时,很自然地将古诗、歌谣、神话传说、革命领袖的书简插入文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强化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力量。

6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