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一章 鲁迅: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鲁迅简介】
1 、鲁迅( 1881 年 9 月-1936 年 10),原名周树人 。
2 、“鲁迅 ”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 泛的笔名 。
3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4 、弃医从文
第一节 《呐喊》与《彷徨》:开创现代小说启蒙主义的精神传统
1 、鲁迅的思想与创作(简述鲁迅启蒙主义的创作思想)【简答题】
( 1 )启蒙主义的思想使鲁迅走上了文艺道路,也成为鲁迅创作的出发点 。
( 2 )鲁迅明确指出做小说,要抱着 “启蒙主义 ”思想,认为必须“为人生 ”, 而且要改良人生 。
( 3 )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使现代小说从根本上摆脱了“ 闲书“ 的传统角色,也避免了现代小说走上“为艺 术而艺术 ”的歧路 。
( 4 )启蒙主义观点决定了鲁迅在取材上关心“病态社会的的不幸的人们 ”,也 同样使鲁迅十分关注启蒙者的命运 。
2 、《呐喊》【单选 、多选】
( 1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
( 2 )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
( 3 )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 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
( 4 )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
( 5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收录鲁迅于 1918 年至 1922 年所作的 14 篇短篇小说 。(《自序》 《狂人日记》《孔乙己》 《药》 《明 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风波》 《故乡》 《阿 Q 正传》 《端 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社戏》 )
( 6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 的先河 。
3 、《彷徨》【单选 、多选】
( 1 )写作于“五 ·四 ”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 1924 年至 1925 年间) 的短篇小说集;
( 2 )收入 11 篇,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
( 3 )包含作品:《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 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
4 、《呐喊》 、《彷徨》中的人物形象及思想内容
◎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 1 )贫苦农民和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①《药》中华老栓,《风波》中的七斤,《故乡》中的闰土,《阿 Q 正传》中 的阿 Q 【多选】
②《阿 Q 正传》对阿 Q 人物形象的塑造【简答 、分析题】 a.扭曲的精神世界
生活极度贫困,处于社会底层 、动辄受人欺压的命运,扭曲了阿 Q 的精神, 在不幸生活中发明了精神胜利法,现实世界中的失败在虚幻的精神世界里却被换 算成胜利 。另外, 阿 Q 还会“忘却 ”,别人施加的屈辱一会儿便可忘记 。
b.动物般退化的生命状态
自轻自贱以及扭曲的精神使阿 Q 的生命呈现出动物般退化的状态,由人沦 为非人,即畜生和虫豸 。动物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阿 Q 也奉行同样的法则, 以弱小者的身份去欺压更弱小者动物是不讲爱情的, 阿 Q 的爱情也是十足动物 性的,他向吴妈提出的突兀的肉体要求既荒唐可笑又丑陋可怕 。动物是没有自我 意识的, 阿 Q 完全忘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丧失了人所特有的自我感知能 力 。
c.封建意识形态的自觉接收者与卫护者
阿 Q 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身受以赵太爷为首的地主阶级压迫,但他和赵 太爷一样卫护着封建意识形态 。他对一切不合封建礼教的一概斥为逆端 。
( 2 )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剧典型
①《明天》中单四嫂子,《祝福》中的祥林嫂 【多选】
②《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 【简答题】
a.《祝福》以勤劳朴实的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为主角,写了一出平凡而悲惨的社 会悲剧 。
b.祥林嫂勤劳 、善良 、安分,她只想用辛苦的劳动换取起码的生活权利 。她从婆 家逃到鲁镇帮佣,不惜力气劳动换来生活上可怜的满足,但不久就被婆婆像牲畜 一样卖给贺老六 。祥林嫂恪守贞操观念,坚决不从并以死相挟,但最终还是屈服 了 。然而好景不长,在第二个丈夫死去 、儿子阿毛被狼叼走后,她又一次回到鲁 镇做工,却受到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所有人的嘲笑 、奚落 、歧视 。最终她带着是 否有地狱的疑惑与恐惧死在了人们祝福的除夕夜 。
c.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并不是物质生活的贫困,而是无形的封建意识形态的精神迫 害 。正是这种无形的精神迫害,给祥林嫂带来致命的打击,在她的肉体死亡之前, 她的精神早被毁灭了 。祥林嫂的悲剧主要是“精神悲剧 ”。
( 3 )下层旧知识分子的典型
①《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 【多选】
②《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简答题】
a.孔乙已是个封建思想 、封建伦理道德的盲目维护者,百无一能,穷愁潦倒,沦 落下层,受害而不觉悟,意识不到封建思想 、封建道德的不合理性,在不自觉中 被它们吃掉了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 。
b.鲁迅表现了对被损害与被侮辱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对扼杀 他们的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