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二节课官方笔记
1. 《笑林》是我国最古的笑话集,所记都是当时流行的笑话。
2. 笑话《长竿》嘲讽了自作聪明的庸人。
3. 琐言类小说通过记述士大夫上层人物的言行,反映他们的思想面貌,表现所谓“名士风度”。
4. 《世说》成就最高。
5. 《语林》的题材内容广泛,承前启后,涉及到朝政、吏治、世风等琐闻佚事; 语言简洁,以记言为主,如“曹操条”。
6. 鲁迅先生说:“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指的是《西京杂记》。《西京杂记》中“西京”指西汉京都长安。
7. 《殷芸小说》是梁朝重要的轶事小说集,是我国第一部以“小说”为书名的 小说集。
8. 鲁迅先生评论《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
9. 《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 (魏晋豪门) 思想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以下几方面:
1、描写“魏晋风度”、“名士风流”。
2、描写豪门士族穷奢极欲的生活
3、描写魏晋统治阶级的凶残。
4、记载士大夫中的一些好人好事。
10. 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轶事小说,开创了我国文言小说的另一个流派——琐言轶事小说派。
11. 冯梦龙的《笑府》、《广笑府》、《古今潭概》是和魏晋南北朝轶事小说的笑话类作品一脉相承的。
12. 《冤魂志》作者是颜之推。又名《还魂记》、《还冤记》、《还魂志》、《北齐 还冤志》。
13. 《旌异记》是一部宣扬佛法广大的志怪小说。
14. 发展阶段:初唐至盛唐《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梁四公记》成熟阶段:中唐 《霍小玉传》、《李娃传》、《离魂记》 衰落阶段:晚唐(唐宣宗大中之后至唐朝灭亡共五十年)
15. 《古镜记》以第一人称的特殊视角讲述古镜故事,由十二个小故事组成。把 神奇的情节逐次推出,起到引人入胜效果。
16. 关于猴精劫持美女的故事,汉代焦延寿《易林•坤之剥》、张华《博物志•异兽》、干宝《搜神记》、任昉《述异记》等书中多有记载。 《补江总白猿传》发展了它们的情节,是初唐传奇的重要成果。
17. 《游仙窟》自叙体的传奇。是从日本抄回来的,题“宁州襄乐县尉张文成 作。”《游仙窟》是中唐爱情类小说的先河,而且有比较露骨的色情描写。
18. 早在《搜神记》中就有胡毋[wú]班为泰山府君传书给河伯的记述。
19. 《柳毅传》猛烈抨击了包办婚姻,歌颂了自由、幸福、富足的爱情生活,对广大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寄于深切同情,同时也批判了人间的污 浊和强权的压迫。
20. 《莺莺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肯定了青年男女冲破礼教束缚,追 求爱情自由的行为,反映了女性为此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客观上对男性始乱 终弃的负义行为进行了批判。
21. 文人与民女的爱情:《离魂记》
22. 《李娃传》是公开为妓女树碑立传的作品,在封建社会中,这是对等级制的 大胆挑战。讲述了一个由妓女发迹为汧国夫人的爱情故事。又称《汧国夫人 传》《一枝花》
23. 《霍小玉传》的积极意义在于鞭笞等级制度,痛斥负心行为,张扬下层妇女 的复仇意识。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既有命运因素,也有选择失误,更有深刻 的社会因素。
24. 《枕中记》又名《吕翁》,作者沈既济。 表现的是人生如梦的主题。
25. 《南柯太守传》,作者李公佐,作品还有《谢小娥传》
26. 政治类传奇:《上清传》、《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
27. 《长恨歌传》描写的是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安史之乱发生的内在原因。
28. 武侠类的代表作是《红线》、《昆仑奴》、《聂隐娘》
29. 《红线》塑造了一个远胜须眉的侠女形象,对比之下,通婚的策略显得如此 苍白无力。
30. 《昆仑奴》揭露了唐代高层统治者的豪奢生活,歌妓十院, 家兵数百,神犬如虎,钱财无算。
31. 《潇湘录》是一部借志怪形式反映唐代官场黑暗、百姓苦难、爱情婚姻和侠 客义士的作品,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32. 《谐噱录》,朱揆[kuí]纂,是一部笑话集,收录了六朝至唐的许多笑话。
33. 《冥报记》, 共二卷,作者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34. 全书主要讲述轮回报应之事,宣扬佛法的广大无边,让人们崇信佛教,遵守戒律。
35. 《树萱录》中故事,近于寓言,文中多插入精妙诗作,是一部诗笔为重的集 子。
36. 《虬髯客传》以“风尘三侠”的交游为线索。反映了隋末群雄逐鹿的动乱局 面,捍卫了李世民的天子地位,歌颂了豪侠精神。
37. 《录异记》作者杜光庭。
38. 《唐摭[zhí] 言》重点而详细地记载了唐代科举的许多规章、制度、风气和 文人士子的趣闻逸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9. 《北梦琐言》记述了晚唐及五代时许多文人的逸事轶诗,创作态度严谨,是 重要的文学史资料。
40. 《鉴诫录》, 记载了晚唐及五代的许多琐事,偶涉神鬼,特别是对文人逸事 和诗文的辑录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41. 唐传奇的审美形态总体上是以悲为美。“求虚”在传奇写作中已成几乎自觉的意识,这种意识不只是对非现实的浪漫情节 的引入,更表现为对所叙故事主体的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