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八章 现代派诗人研究
【现代诗派】【单选 、多选题】
( 1 )时间 :20 世纪 30 年代
( 2 )特点:诗意核心是象征主义 ,善于借助感性对应物,用暗示象征的方式, 在主客融会 、双向同化的过程中超越客体的表象世界,传达内心各种幽微难明的 个人化情意 。
( 3 )内容:力图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
( 4 )主要载体:《现代》 、《新诗》 、《小雅》 、《诗志》
( 5 )代表人物:废名 、戴望舒 、卞之琳 、何其芳 、路易士等
【第一部分 戴望舒:现代诗派的旗帜】 【戴望舒简介】【单选 、多选题】
1 、戴望舒,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被称为“雨巷诗人 ”。
3 、代表作品有:《我底记忆》 、《望舒草》 、 《望舒诗稿》 、《灾难的岁 月》 等 。
1 、戴望舒前期诗歌的内蕴【多选 、简答题】
( 1 )青春激情的迸发
这主要体现在他的爱情诗中 。
( 2 )追求无着的苦闷
爱情诗在戴望舒的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但他毕竟不是爱情至上主义者, 他还有着对“梦 ”的热烈追求,例如:《乐园鸟》
2 、戴望舒后期诗歌的内蕴【多选 、简答题】
( 1 )诗歌保持着诗人重情易感的特点,抒发了复杂幽邃的感情 。
首先,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在重重灾难中抑郁悲愤的感情 。
其次,他的诗歌还描写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毁家之后的揪心伤痛 。
( 2 )表现出诗人在困境中对世界的理性思考, 凸现出对人类精神现象和情感的 反思 。
首先,表现在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上 。 其次,表现在诗人对抽象“美 ”的追求和对永恒的体悟上 。
3 、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征【重点 ·多选 、简答题】
( 1 )细腻幽婉的抒情 。 戴望舒很少用理性的语言诠释情感 ,而是通过一丝感 受 、几片意象来传达诗歌内蕴 。
( 2 )简约跳跃的结构 。 极少铺排 ,而是将跳跃的意象与起伏的感情结合,组 成简明的意境, 因而其诗歌的结构也呈现简约跳跃的特征 。
( 3 ) 自由活泼的韵律 。反对外在的死的格律 ,强调内在韵律 ,即诗的情绪的抑 扬顿挫 。
( 4 )哀婉自然的语言 。以抒情为主, 时代的动荡 、局势的骤变带给诗人压抑郁 闷之感;爱情的得失 、家庭的成毁则使他在情感的峰谷间起伏,因此,其诗以抒 发幽婉低沉的情感为主 。
【第二部分 汉园三诗人】
1 、卞之琳诗歌的内蕴【单选题】
( 1 )卞之琳的诗侧重表现生命体验中那些最深沉的感受,并使之结晶升华为一 种哲理意识 。
( 2 )卞之琳强调“诗的非个人化 ”。 “诗的非个人化 ”是指将西方小说化 、
典型化 、戏剧化的“戏剧性处境 ”与中国旧小说的“意境 ”融合,达到“个人 ”
的隐匿,从而使诗歌具有多重内蕴,使诗中人物的身份具备可置换性 。 代表作品:《 三秋草》 、《鱼目集》 、《雕虫纪历》 、《断章》等 。
2 、何其芳前后期诗歌内蕴的不同【单选题】
( 1 )在前期诗歌中,诗人表达了不满丑恶的现实,却又不知出路何在的苦闷情 绪,他热切地向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 。
( 2 )何其芳到延安后 ,生活环境的转变,文艺观念的更新,使其诗风大变 。以 充满激情 、爱憎分明 、开朗热烈的自我;以解放区明朗的氛围;以回归群体的诗 意 。
( 3 )诗人到解放区以后写诗不多,但格调高昂,热烈奔放,其歌颂的对象由对 爱情与自我情绪的歌唱转变为“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不再自以为英雄 ,意识 里向“平凡 ”靠拢;不再孤立于自我的世界里 ,而强调人与人“心 ”的沟通 。
( 4 )代表作品:《生活是多么广阔》 、《预言》 、《画梦录》《我为少男少女 们歌唱》
3 、李广田的诗歌【单选】
( 1 )著有《地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