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5

2024-09-19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课程代码】00814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自考免费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学历升本微信免费咨询、规划、助学

初中升本、高中升本、中专大专升本

自考、成考、函授、国开、助学加分

初中学历补办高中毕业证

自考论文包过辅导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1、试述《文心雕龙•时序》体现的文学史观。 P104-105

答 :时运交移 ,质文代变 ,是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的核心观点。主要论点 有:

(1)政治对文学的影响:风动于上 ,而波动于下;

(2)学术思潮对文学的影响;

(3)文学自身的继承关系 ,指出楚辞上承《诗经》和纵横家散文的风格 ,又指出楚辞对汉赋以及后世的长久影响。

(4)时代风气对文学的影响 ,举例说明建安文学那种刚健爽朗、慷慨激昂、气 势雄浑的风格 ,是建安时代精神的产物;

(5)统治者的影响;

(6)天才作家的杰出成就 ,他认为文学史上天才作家的优秀作品也影响后世的 文学发展。


12、简述《诗品序》的主要内容。 P117-118

答:《诗品序》的主要内容有破有立。

(一)属于破的 ,就是对南朝诗风的批评 ,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 1)反对声  ,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2)反对做诗用典。无论是反对声病或是反对用典, 总的都是主张自然真美 ,这对弥漫南朝诗坛的雾霾有廓清的作用。

(二)属于立的:( 1)认为写作动机的激发 ,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 2)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了“滋味”说

13、论述陈子昂的诗文革新理论。 P119-121

答:( 1)陈子昂革新诗歌的主张是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陈 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 ,言之有物 ,寄怀深远 ,因物喻志, 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 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 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2)“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 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指具有鲜  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  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  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3)总之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 ,加上他的创作实践 ,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世纪 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 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 ,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


14、简述杜甫《戏为六绝句》论诗的主要内容。 P124-125

答:( 1)兼取众长。对六朝以来的作家认为应该具体分析 ,而不采取一律排斥 的态度。以庾信为例,指出论文当观全人,不应忽视其健笔凌云的长处;以四杰 为例 ,说明评价作家 ,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

(2)别裁伪体。他有取于清词丽句的技巧 ,但反对纤弱小巧的风格。认为必须 上攀屈、宋, 自创“碧海鲸鱼”的壮美意境。

(3)转益多师。镕今铸古 ,把艺术修养建筑在博大深厚的基础上 ,才能使完美 的形式表现充实的内容 ,而接近于反映现实的风雅。


15、试析皎然《诗式》中有关取境的论述。 P137

答:(1)诗歌的艺术标准要求诗人恰当地选取意境。皎然认为诗歌的情感(情) 与所描绘的场景(境)需要有机统一。他所说的“境”即后人讨论的“意境”,并强调如果选取的意境高远,那么整首诗的风格就会显得高远;若选取的意境超 脱 ,则整首诗也会显得超脱。

(2)在古典诗歌理论中 ,皎然对意境的阐释是一个创新的开始。他认为诗中的 意境不等同于现实世界,应该具有丰富的想象和深远的构思,通过“象”来表达 诗意 ,实现“假象见意”。

(3)皎然指出,诗歌应富含深层含义,在文字之外传达更加丰富的情感和旨意, 追求言外之意和含蓄之美。诗中的形象、言辞、句子和文本只是展示创意、情感和主旨的途径 ,而真正的艺术极致在于情感与文采并茂 ,意境的完美融合。

(4)对于如何达到这样的意境 ,皎然主张诗人应当具备高远的视角和深邃的思 考。他强调了诗人“神思”的重要性,但并不将其神秘化。这种“神思”是基于 长期思考和酝酿的结果 ,源于高昂的精神状态 ,并非无依无靠的灵感突发。

综上所述,皎然在《诗式》中关于取境的论述,不仅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深刻 理解,也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他的这些思想,对后来的诗人 和诗论家如司空图、严羽、王士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简述白居易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P149-150

答:(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认为诗歌为君、为臣、 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他所说的时和事都是指有关国家兴衰、政  治的得失、人民的疾苦等大事。“为时而作”即要从当前的时代出发,针对现实  问题进行创作;“为事而作”就是要国事而发,有事实根据,不务虚谈。他倡导  新乐府运动,他的创作实践也明确贯彻了诗歌反映现实,指斥时政、抨击黑暗的  创作原则。白居易为时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原则,是对儒家尚用文学思想的继承  和发展,但更富于人民性和斗争性,已远超儒家“温柔敦厚”的诗论准则,具有  新的理论内容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2)美刺比兴。 白居易用“美刺比兴”来概括其讽谕诗的基本精神 ,他将表述    思想内容范畴的“美刺”与表达诗歌创作艺术形式范畴的两种表现手法“比兴” 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新的意思,即诗歌创作要有讽谕意义,要求诗歌发挥“补    察时政”“救济人病”等作用。白居易“美刺比兴”论诗标准的提出,赋予了经    兴以讽谕时政的含义,在我国古代诗论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过分夸大了诗歌的政治作用 ,对诗歌吟咏性情的美学特点认识不足, 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17、简述韩愈《答李翊书》中学习古文的途径。 P154

答:学古文以立行为本,立言为表;学文途径要道文合一,要善于学习前人作品, 而写作要有创造性,要务去陈言;学文要有坚定的信心,不以时人的毁誉为转移; 学古文要以气为先。


18、简述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文以明道”的文学思想。 P160-161

答:( 1)主张文以明道 ,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以为能事。

(2)谈到为文的目的既然在于明道 ,就不敢出以轻心、怠心、 昏气、矜气。

(3)谈到学习五经旁及子史的问题。他肯定了先秦的古文 ,同时也特别注意到 以先秦古文为渊源的两汉古文,尤其是司马迁的古文。这就把五经子史的文章归 入文学的范畴 ,而破除了儒家书籍作为经典的成见。

(4)论述了各家散文以及《诗》《骚》等的特色 ,对他们作了适当的概括。

19、简述梅尧臣“作诗无古今 ,惟造平淡难”中“平淡”的内涵。 P171

答:所谓“平淡”,并不意味着平庸和浅易;恰恰相反,他是主张以极其朴素的 语言和高度的写作技术,表现出作品的内容。这种“平淡”风格的特点在于:意 在言外,耐人寻味。如吃橄榄,从苦涩之中,咀嚼出不尽的甘腴之味;要洗净脂粉铅华,给人以“老树开花”的美感,使读者体味之后,感受到作品强烈的感染力。


20、欧阳修关于文与道的关系的论述。 P174

答: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欧阳修以古文家的身份,从文的角度提出问题,主张重  道以充文。他看出了文与道的联系,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要想文章真  正达到“工”的境地,所谓“纵横高下皆如意者”,就不得不和道联系起来。内  容充实 ,自然发为光辉;反之,仅仅从文的本身着眼,则“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文中指出扬雄、王通等人从文字语言去模拟经传,是“道未足而强言”,正是阐  明这个意思。从这个意思来说,道是本,文是末;然而学道是为了充实文的内涵, 其终极目的还在于文,则重道亦即重文。这和后来道学家轻文重道,甚至认为文  能害道 ,把文和道对立起来 ,在提法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1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解读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冲刺5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冲刺4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冲刺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冲刺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冲刺1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7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6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5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4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1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8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7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6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5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4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1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