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 ,首先揭示了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2、毛泽东认为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实质上是文艺的根本方向问题
3、马克思提出的“艺术掌握”这一概念见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4、“他的全部观点……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这 句话出自《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是指列夫·托尔斯泰
5、在马克思看来 ,所谓“ 自然的人化”就是人类实践的结果
6、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思想,对于变革时期的文艺等意 识形式 ,解释的依据应该是物质生活的矛盾
7、神话和史诗不仅没有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反而衰亡了。这个事实表 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不平衡
8、阿 Q 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 ,是源于阿 Q 缺乏审美能力
9、马克思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感觉
10、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拉斐尔、达芬奇、提戚安诺的成就和他们所处的社会 环境密切相关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受环境的制约
11、恩格斯认为应当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
12、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句话出自《德意志 意识形态》
13、马克思、恩格斯对席勒的批评不正确的是全盘否定席勒这个人及其作品
14、福斯塔夫是一个破落的骑士形象 ,创作出这个形象的作者是莎士比亚
1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艺术真实必须完全符合历史真实
16、列宁说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应当成为“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 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这一说法的含义是意在比喻无产阶级文学同整个革命事业的关系
17、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不应该“用我们的成绩来平衡我们的缺点”,而应该用“成绩来超过(或盖过)缺点”,基本意思是说应该从整体上真实反映 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
18、关于恩格斯对文学的倾向性观点 ,不正确的是文学有没有倾向性无关紧要
19、“文艺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 ,更强 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文艺作品高于生活
20、邓小平指出 ,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 ,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 血肉联系
21、恩格斯高度肯定的、实现了“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之一”的是巴尔扎克
22、易 卜生戏剧描写的人物反映了挪威人的性格特征
23、恩格斯指出 ,在作品中不应该把“倾向 ”特别地指出来。恩格斯的意思指 的是倾向应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
24、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作品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25、马克思认为《济金根》中济金根之所以覆灭 ,是由于他作为垂死阶级的代表反对现存制度
26、“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句话强调的是审美 能力的问题
27、“每个人都是典型 ,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句话的含义是艺术典 型应当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或艺术典型应当具有共性和个性)
28、提出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统一的文艺批评标准的是恩格斯
29、邓小平在《祝辞》中认为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 ,我们的文艺路线基本上 是正确的
30、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 ,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这句话的意思是私 有制下劳动具有二重性
31、希腊艺术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 ,原因是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
32、恩格斯认为 ,席勒《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 治倾向的戏剧
33、马克思批评拉萨尔“席勒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是指其 剧本中的人物写得太抽象、概念化
34、毛泽东认为 ,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
35、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理论基础的哲学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36、《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发表于 1905 年
37、恩格斯认为易 卜生的戏剧反映的挪威小资产阶级比起德国的小市民来有天 壤之别 ,这表现在这些人有自己的性格和独立首创精神
38、恩格斯认为 ,在《人间喜剧》中 , 巴尔扎克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 贵族阶级
39、根据马克思的论述 ,艺术的特殊性质不包括和其他掌握世界方式无关
40、列宁指出 ,谁拥护“民族文化的口号” ,谁就是民族主义的市侩
41、“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 加以形象化。”这句论断出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42、毛泽东关于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的论断提出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43、列宁指出 ,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是受宗法制农民思想影响的结果
44、提出“人化的自然”观点的是马克思
45、马克思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 ,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 术发展的不平衡阶段上才是有可能的。”这种艺术除了史诗外 ,还有神话
46、恩格斯借父女的头发和皮肤批判了保尔·恩斯特的观点,下面不属于保尔·恩 斯特的观点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47、不属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是双百方针
48、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 句话的意思是指审美主体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49、马克思说:“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 ,而看不到矿物的美 和特性。”这句话的意思是美感不同于人的实际需要的感觉
50、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 ,历史悲剧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内容应当符合历史的 本质真实
51、提出现实主义未来艺术理想的是恩格斯
52、斯大林认为 ,描写战争的小说必须首先区分战争的性质
53、马恩批评提倡莎士比亚化 ,反对席勒式 ,其观点是反对席勒式的创作方法
54、“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是列宁
55、“民族主义和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国际文化”这一口号的提出者是列宁
56、列宁指出:“要观察 ,就要到下面观察。”这句话是写给高尔基
57、提出“动机和效果的统一”的是恩格斯
58、恩格斯指出 ,经济基础对文艺作品的作用是归根结底起作用的
59、在马克思看来 ,“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 的现象是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
60、“作者的见解愈隐蔽 ,作品就愈好”。这句话的提出者是巴尔扎克
6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文艺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62、恩格斯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二者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指的是)首先强调的是两种真实 的冲突
63、马克思提出的“美的规律”这一概念见于《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64、提出“人民需要艺术 ,艺术也需要人民”的是邓小平
65、“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其内涵是正确揭示特定时代以及 与之联系的人物性格
66、在马克思看来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指的是人类实践的结果
67、托尔斯泰主义的终结年是 1905 年
68、“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产物的总和。”这句话的提出者是马克思
69、“人化的自然”指的是自然打上了人的烙印
70、毛泽东认为 ,解决文艺界矛盾的方法是文艺批评
71、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 ,而且是它的土壤。”这句 话表明文艺具有继承性
72、一般的现实主义与充分的现实主义的区别在于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 型人物
73、“双百方针”出自《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74、马克思认为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与环境互相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