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四、简答题( 5 分 ,4 题)
1、列宁是从什么角度研究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的?
(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科学地阐明了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创作和生活的 关系 ,正确的揭示了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创作的社会根源。
(2)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典的作家和作品。
(3)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 ,批判了各种政治势力评价 托尔斯泰时所贩卖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谬论。
(4)坚持文学的党性原则 ,用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阐明了托尔斯泰的学说和作 品的政治倾向 ,正确评价它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作用。
2、为什么说希腊艺术具有永久的魅力?
(1)马克思认为 ,古希腊神话时期是人类艺术的童年 ,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 的范本。
(2)因为古希腊神话再现了人类正常的童年时代的真实 ,其使处于历史发展更 高阶段的成年的现代人感到愉悦,也因此使得希腊神话具有一种永恒的不朽魅力。
3、毛泽东是如何论述普及与提高的?
(1)毛泽东结合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条件和情况 ,结合革命的需要 ,提出普 及第一的原则 ,同时文艺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 ,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2)关于普及和提高的目的性问题:
首先,毛泽东提出普及第一,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就是从工农兵的水平上提 高;
其次,毛泽东提出了提高的基础必须是以工农兵的水平为准,向着工农兵自己前 进的方向提高;
最后,毛泽东也辩证地分析了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割裂,普及是提 高的基础,提高是普及的指导,文艺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4、“莎士比亚化”的创作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要求严格从现实生活出发 ,严格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再现现实。
(2)要求文艺创作广泛而深刻的描写社会生活 ,正确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特定环境中的现实人物的真实描写 ,解释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面貌。
(3)还应该包括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 ,人物塑造的个性化以及语言的明快、 朴实、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等等。
5、为什么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1)托尔斯泰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国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托尔斯泰的作品表现了俄国革命的力量。
(3)托尔斯泰的作品表现了俄国革命的弱点。
综上所述,一方面托尔斯泰深刻揭示了俄国革命的根源、性质和特点,真诚的表 达了俄国农民的革命要求。另一方面又狂热的鼓吹勿以暴力抵抗邪恶的反动说教, 抵制甚至反对革命。
6、恩格斯是怎样论述文学的倾向性的?
恩格斯并不反对文艺有倾向性,但认为倾向应该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 出来 ,而不应该特别把它指出来。
(1)恩格斯是为了坚持唯物主义的创作路线 ,坚持文学的真实性 ,阐明了现实 主义文学关于真实地再现现实的基本原则。
(2)恩格斯不满的是把个人作为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的倾向的文学 ,所指责的是 缺乏艺术力量的标语口号式的倾向文学,所针砭的是以抽象的说教取代情节和场 面的丰富性的倾向文学。
(3)无产阶级文学都有作者鲜明的见解 ,都有自己强烈的倾向 ,恩格斯对此是 肯定的。
7、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论述文艺的社会性质的?
(1)文艺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 决定的,它即是一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作家艺术家对他们所属时代的社会 生活的反映的结晶。
(2)一种特殊样式和水准的文学艺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是由一定的历史基因 和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和催生的,因此只有现实的社会生活才是产生 特定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3)任何一种意识形态 ,包括文学艺术 ,都不能从自身中求得正确的阐发 ,也 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 和,正如马克思所一再强调的,任何一种意识形式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8、简述恩格斯提出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内涵。
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 ,也应该成为典型。
(1)环境和人物的典型性 ,就是说要反映环境和人物的某些本质方面 ,要表现 一定的规律性 ,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不仅要再现环境的典型性 ,也要再现人物的典型性 ,要求表现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性格的真实性。
(3)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 ,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 一定思想的代表。
9、恩格斯提出的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1)这一命题出自恩格斯 ,不仅是一种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 ,而且体现了马克 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学本质的看法。
(2)美学观点 ,指要按照文艺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与美的特殊规律 ,从审美的角 度来考察和评价文艺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而不能把批评停留在社会批评 层面。
(3)历史观点 ,指应按历史发展和文艺发展的规律 ,把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 景下,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和考察文艺作品的历史内容、思想深度、社会意义与 历史价值。
10、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艺术是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
(1)马克思把艺术看成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 ,肯定了艺术反映现实、认清 现实的特性 ,认为艺术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意识形态。
(2)艺术同宗教一样 ,具有形象化的特性。
(3)艺术和宗教、实践精神等认识方式又有所不同。
11、简述恩格斯是怎样论述未来戏剧的。
(1)未来戏剧要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被意识到的历史内容。
(2)要具有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
12、简述动物生产和人的生产的区别。(或为什么说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造?)
(1)动物的生产只有“物的尺度” ,是从自己的肉体需要出发的 ,是片面的、 狭隘的。
(2)人的生产则是两种尺度的结合 ,可以将内在尺度加到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上 的能力 ,因此人的生产是全面的、 自由的、 自觉的。
(3)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要求、理想进行创造 ,使生产产品能够体现出美 的因素。
13、简述恩格斯关于革命悲剧的基本观点。
(1)悲剧是历史的具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悲剧的事件和人物不是什么“普 遍精神”“永恒正义”这类观念的化身,而是一定历史的现实在人们头脑中反映 的产物。
(2)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件和人物都能成为美学上和艺术上的悲剧的对 象,能成为悲剧对象的,只是符合历史的必要要求,在历史上具有合理性或至少 还没有完全丧失合理性的人物和事件。
14、列宁是怎样论述关于出版物的自由性的?
(1)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来说 ,写作事业不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 人事业 ,而是党的事业。
(2)党的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3) 自由的写作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
(4)党的宣传机构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党的出版物必须接受党的监督。
(5)党对写作事业的领导 ,必须充分注意写作事业的特殊性。
(6)列宁用党的出版物的原则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创作绝对自由论。
15、简述“莎士比亚化”的基本特点。
(1)从现实生活出发 ,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 ,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 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
(2)作品的情节生动丰富 ,人物个性鲜明 ,同时具有典型意义。
(3)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巧妙结合。
(4)语言丰富且富有表现力。
(5)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16、怎样理解文艺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1)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各自成 为一种对应关系。文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只承 认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不承认文艺是上层建筑,就会割断文艺和经济基础的联 系 ,就会使文艺和经济基础失去对应关系。
(2)恩格斯在阐述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时 ,不是把它们之间的 关系看作是凝固不变的 ,而是看到了这种关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3)恩格斯也指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所以在考 察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的关系时,既要看到微观范围的不平衡,又要看到宏 观范围的接近于平衡。
17、“莎士比亚化”的内容是什么?
(1)“莎士比亚化”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其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
(2)在现实世界中 ,特殊总是与一般相联系的 ,所以只要对特殊加以完整而生 动的变化 ,就会从特殊中显示一般。
(3)莎士比亚化要求严格的从客观的现实生活出发 ,严格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 再现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