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1

2024-09-19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课程代码】00814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自考免费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学历升本微信免费咨询、规划、助学

初中升本、高中升本、中专大专升本

自考、成考、函授、国开、助学加分

初中学历补办高中毕业证

自考论文包过辅导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一章  先秦

优先级知识点名称主观题
很常考 必背《诗经》★★《诗经》 (名词解释)《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本只称《诗》 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 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奉为经典, 习惯上就称为《诗经》 。 编成于春秋时代, 共三 零五篇, 全部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合乐歌词, 全书根据乐调分为风 、 雅 、 颂三 个部分, 作者既有人民群众, 也有士大夫贵族 。 但其时尚无专门作家, 作者的 姓名基本上都已无法考订 。 形式以四言为主, 往往重章迭句, 反复咏唱 。 其中 有不少作品成功的运用了赋 、 比 、 兴手法, 富于艺术性。
很常考 必背孔子理解的“文 ” 与 “质 ”的关系★★孔子是如何理解 “ 文 ”与 “质 ”的关系的? (简答题)孔子在《论语 · 雍也》提出“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 文质彬彬, 然后君 子 ”。 孔子认为质朴超过了文采, 就会粗野; 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浮华。 文 采和质朴相辅相成, 配合恰当, 这才是君子。
很常考 必背“ 诗可以怨 ”的 内涵★★简述 “诗可以怨 ”的内涵 。 (简答题)“诗可以怨 ”是孔子论及的文学的社会作用之一。 朱熹注为“ 怨而不怒 ”, 孔安国注为“ 怨刺上政 ”。可以理解为: 诗歌可以批评 、指责为政者在社会 政治方面的过失, 也包含着一般的哀怨 、哀惋以及对某些人 、 事的讽喻 。这 一命题开启了 以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文化的传统。
很常考 必背《论语》★★《论语》 (名词解释)《论语》是用语录体写的最早一部儒家“ 经典 ”。 书中记录孔子和他周围 人物的言论和行动 。撰写的不止一人, 成书可能在曾参逝世的公元前四三六年 以后 。《论语》原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现存《鲁论》二十篇。
很常考 必背“ 有德者必有 言 ”★★“ 有德者必有言 ”的提出者是谁? (简答题)孔子被称为儒家的创始人 。 他特别强调文和道德的联系, 提出“ 有德者必 有言 ”的看法 。《诗三百》是一部文学作品, 但他在和子贡 、 子夏讨论其中某 些篇章时,却把文艺作品道德伦理化。他还进一步把《诗三百》归结为“ 无邪 ”, 将全部作品说成为都符合他所宣扬的“仁 ”“ 礼 ”等的要求 。 他认为诗和道德 修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很常考 必背兴、 观、 群、 怨★★兴、 观、 群、 怨(名词解释)孔子很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 。他说: “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 怨。 ”文学作品有感染力量, 能“ 感发意志 ”, 这就是兴 。 读者从文学作品 中可以“ 考见得失 ”,“观风俗之盛衰 ”,这就是观。群是指“群居相切磋 ”, 互相启发, 互相砥砺 。 怨是指“ 怨刺上政 ”, 以促使政治改善 。磋 ”, 互相 启发, 互相砥砺。 怨是指“ 怨刺上政 ”, 以促使政治改善。
很常考 必背中和之美★崇尚中和之美的是谁? (简答题)孔子论诗乐很重视中和之美, 他说: “《关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 所谓中和之美, 是他哲学理论上的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反映, 这种思想直 接导致了后来以“ 温柔敦厚 ”为基本内容的“诗教 ”的建立 。 崇尚中和之美的 孔子, 对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民间乐曲采取轻视 、排斥的态度, 说“ 郑声淫 ”, 主张“放郑声 ”。
较常考 得背“ 非乐 ”说“ 非乐 ”说 (名词解释)
这是墨子从“ 尚用 ”、“ 尚质 ”的观点出发提出的主张, 他认为统治者的音 乐享受是从剥夺民财民力而来,对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是有害的 。音乐享乐于 国于民都没有任何益处 。 这是他的小生产者的观点的反映。
很常考 必背“ 言必有三表 ” 的内涵★★简述墨子 “ 言必有三表 ”的内涵 。 (简答题)语出《墨子 ·非命上》,这是墨子提出的立言、著文的原则和标准 。“三表 ” 分别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是指言必有据,以古代圣王言行为准则; “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 立言要从实际出发, 以百姓的实际体验为依据;“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 强调立言著文要考虑客观上对 于政治的实际效果 。“三表 ”的标准体现了墨子尚用的文学观。
很常考 必背荀子论 “ 言 ”的 主要观点★★简述荀子论 “ 言 ”的主要观点 。 (简答题)一 、 特别强调道, 这是一种文以明道的主张 。 道的实际内容, 就是所谓道义 。 他认为一切言论, 凡是合乎道的 、 宜扬道的, 就是好的; 凡是离开道的 、 违反 道的, 就是坏的。二 、 由于对道有不同的态度, 所以可分成圣人之“ 言 ”、 君子之“ 言 ”、 小人 之“ 言 ”。三、 “ 言 ”和政治有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 言 ”対政治起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  两汉

优先级知识点名称主观题
很常考 必背《毛诗序》★★★★试述《毛诗序》 的主要内容 。 (论述题)《毛诗序》吸取了传诗经生们的意见, 阐说了诗歌的特征 、 内容 、 分类、 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 可以看作是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首先, 它进一步阐明了诗歌的言志抒情的特征和诗歌与音乐、舞蹈的相互关系。 其次, 《毛诗序》指出了诗歌音乐和时代政治的密切关系, 说明不同的时代有 不同的作品, 政治情况往往在音乐和诗的内容里反映出来。其三, 在诗歌的分类与表现手法方面, 《毛诗序》提出了“ 六义 ”说,
试述《毛诗序》 对诗歌的特征、 诗歌与政治的关系、 诗的分类和表现手法的论 述的中心 思想 。 (论述题)《毛诗序》 对诗歌的特征 、 诗歌与政治的关系 、 诗的分类和表现手法的论述, 贯穿着一个中心 思想: 诗歌必须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 。 因此, 在谈到诗歌的 言情特点时, 又提倡“ 发乎情,止乎礼义 ”。说到诗的政治作用时, 又强调“ 先 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 ”。 它把这种思想集中突出 地表现在关于诗歌的社会作用的论述里: “ 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 ”, “ 故 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 。 ”这种理论在政治上表达了统治阶级对 诗歌的要求, 在思想上则是《论语》 的“ 思无邪 ”, 兴 、 观 、 群 、 怨, 事父事 君的进一步发展 。 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里, 不少人以此作为诗歌创作和批评的 准则 。 对诗歌的创作有着长远的影响。
较常考 得背“ 六义 ”的具体内容★简述 “ 六义 ”的具体内容 。 (简答题)《毛诗序》: “ 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 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 风化 、 讽刺 。赋, 指铺叙直说。 比, 比喻 。 兴, 起的意思, 兼有发 端和比喻双重作用 。雅是正的意思 。颂, 周王朝和鲁、 宋二 国祭祀用以赞神
的歌舞 。风 、 雅 、颂是《诗经》 分类, 赋 、 比、 兴是表现方法 。“ 六义 ”说是对《诗经》 创作经验的总结。
很常考 必背“ 发乎情, 止乎礼 义 ”★★★试析 “ 发乎情, 止乎礼义 ”。 (简答题)语出《毛诗序》, 这是儒家诗论对诗歌创作与批评提出的要求。“ 发乎情 ” 指出了诗歌吟咏情性的特点,肯定了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止乎礼义 ” 又强调情志的抒发必须符合儒家礼教的道德规范,给情志以限制 。 以礼义节 制感情, 具有极大的封建保守性, 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对诗歌创作的最基本 的思想要求。
很常考 必背“ 发愤著书 ”★★简析 “ 发愤著书 ”说的内涵。 (简答题)这是司马迁提出的著名的文论命题。 发愤著书说主要包括“著书泄愤 ”和 “著书言道 ”两方面内容 。“泄愤 ”是著书的动力,“言道 ”是著书的目 的。 司 马迁认为“著书泄愤 ”强调文学创作的作用,主要是干预现实、批评现实。 “ 发愤著书 ”的 目 的是言道, 要言圣贤之道, 这与我国古代重视“ 文 ”与 “ 道 ”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
很常考 必背《论衡 ·超奇》★★★试述王充品评作者的标准。 (简答题)《论衡 ·超奇》这篇文章把一般文人分为几种: 儒生 、通人 、 文人 、 鸿儒等。 通过对鸿儒的赞扬, 王充提出了品评作者的标准, 论及作者的修养, 以及反对 崇古非今的问题。首先,王充认为,品评作者的高下不能以读书多少做标准而应看他是否“博 能通用 ”。 当汉代“ 皓首穷经 ”成为一种风气, 不少人一辈子在书堆里钻牛角 尖, 以“ 明经 ”作标榜的时候, 王充一反流俗, 提出“贵其能用 ”的主张。其次, 怎样能成为鸿儒, 也就是关系到作者的修养问题, 王充对此作了 明 确的回答: 不能光从外在的“ 文 ”下功夫, 而更需要从内在的“ 实 ”作努力。再者, 在评价作者问题上, 王充反对崇古非今的倾向。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

优先级知识点名称主观题
较常考 得背“ 文气 ”说★“ 文气 ”说 (名词解释)文气说是曹丕《典论 ·论文》 中提出的“ 文以气为主 ”的著名论断,“ 气 ”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 指作家在禀性 、 气度 、 感情等方 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 文以气为主 ” 就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
很常考 必背《典论 ·论文》★★★试述曹丕《典论 ·论文》 的文学主张 。 (论述题)《典论 ·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专论 。 曹丕批评了两 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 指出了文学的独立地位,提出了 自 己的文学主张。 虽然他对这些问题, 仅仅是略引端绪, 但对后代的影响很大。首先, 关于文学的价值, 作者本着文以致用的精神, 强调了文章 (本 文所说的文章, 主要是指诗赋 、 散文等文学作品) 是“ 经国之大业, 不朽 之盛事。 ”其次, 关于文气, 作者认为“ 文以气为主 ”, 而“ 气之清浊有体 ”。 所谓清浊, 意近于刚柔。
其三, 对于文学体裁的区分 。 本文说: “ 夫文本同而末异 ”, 所谓本, 大致是指基本的规则而言, 这是一切文章共同的; 所谓末, 是各种不同文 体的特点。其四, 关于文学批评者的态度 。指出了 两种错误态度: 一是“贵远贱 近, 向声背实 ”; 一是“ 暗于自 见, 谓己为贤 ”、“ 文人相轻, 自古而然 ”, “各以所长, 相轻所短 ”。
很常考 必背《文赋》★★陆机认为行文乐趣是通过构思使意与辞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为 了达到这个 目 的, 要注意的四个问题和五种弊病是什么? (简答题)1 、 四个问题:(一) 注意镕裁而使辞意变美;( 二)通过警句而突出主题; (三)避免雷同而力求独创;(四)保留精美的辞句,避免文章的平庸 。2、 五种弊病:(一)篇幅短小,不足成文;( 二) 美丑混合, 文不调谐;(三) 重词轻情, 流于空泛; (四) 迎合时好, 格调不高; (五) 清空疏缓, 缺 少真味。
很常考 必背曹丕对文学的价值和作 用的认识★★★简述曹丕对文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 (简答题)(1)曹丕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关于文学价值和作用的理论, 并提高到一个新 的高度。(2)他把文章看成是“ 经国之大业 ”, 即治理国家的伟大事业。(3)他认为文章是“ 不朽之盛事 ”, 是可以流传千古 、 留名千古的事业。(4)文章的功能与人之生死 、 荣乐相比, 是无穷的, 也更为重要。(5)曹丕把文章的地位提得如此之高, 正是建安时代文学创作新气象的反 映, 对魏晋以后文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很常考 必背《文心雕龙》★★★《文心雕龙》 (名词解释)《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 。体例周详, 论 旨精深, 清人章学诚称它“体大而虑周 ”, 可以说是中肯的评语 。 魏 、 晋 以来, 我国文论始专门名家, 到 了 南北朝, 日渐形成繁盛局面 。 刘勰这部 论著要算这一时期集大成的代表作 。《文心雕龙》 全书五十篇, 分上下两 篇 。 上篇论述文学的基本原则和阐明各种文体的渊源和流变 。 下篇的主要 内容属于文学创作论, 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较常考 得背《文心雕龙 · 时序》 ★《文心雕龙 · 时序》 (名词解释)《时序》是《文心雕龙》 的第四十五篇 。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史方面的专 门论文, 它集中地反映了刘勰的文学史观, 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自 陶唐至 齐代的文学发展过程,其中,对于当时的齐代文学只做了一般性的赞美, 没有进行分析和评价。
很常考 必背钟嵘解释 “赋比兴 ”三 义★★钟嵘是如何解释 “赋比兴 ”三义的? (简答题)“ 文已尽而意有余, 兴也 ” “ 因物喻志, 比也 ”“直书其事, 寓言写物, 赋也 ”。
很常考 必背《诗品序》 的主要内容★★★★简述《诗品序》 的主要内容 。 (简答题)《诗品序》 的主要内容, 有破有立。属于破的, 就是对南朝诗风的批评, 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是反 对声病, 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 第二是反对做诗用典。属于立的: 第一, 钟嵘认为写作动机的激发, 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
“ 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 。 ”第二, 在诗歌创作问 题上提出了滋味说。
很常考 必背“ 滋味 ”说★★★★“ 滋味 ”说 (名词解释)语出《诗品序》, 这是钟蝾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的观点 。 他认为, 好 诗必须是有“ 滋味 ”的, 即“指事造形, 穷情写物, 最为详切 ”。 详, 是指描写的细致。 切, 指描写的深刻 。要达到这个要求, 必须赋 、 比 、 兴手法并重, 做到言近旨远, 形象鲜明。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1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解读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冲刺5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冲刺4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冲刺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冲刺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冲刺1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7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6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5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4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密1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8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7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6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5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4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河北)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20题1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3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2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