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咨询:
学历升本微信免费咨询、规划、助学
初中升本、高中升本、中专大专升本
自考、成考、函授、国开、助学加分
初中学历补办高中毕业证
自考论文包过辅导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七章 元
优先级 | 知识点名称 | 主观题 |
较常考得 背 | 《词源》★ | 《词源》提出评词的标准是什么 。 (简答题)《词源》是张炎晚年的著作, 上卷论乐律, 下卷论词的赏鉴和作法 。 他提出评词 的标准有三: 一、 意趣高远, 二 、 雅正, 三、 清空。 |
很常考必 背 | “ 清空 ”★★★ | 清空 (名词解释)出 自 张炎,他认为在词的创作构思上要想象丰富,词的意象要空灵透脱,构架 要疏散空灵,不能筑造得太密太实。这样的词作表现出来的风貌就会自然清新、 玲珑剔透, 使人产生丰富的审美联想。 |
很常考必 背 | 《词源》 的贡献★★ | 请简要回答张炎《词源》 的贡献。 (简答题)张炎是一位精通音律的词家,《词源》上卷都是讨论乐律的。继承父亲张枢“ 晓 畅音律 ”的家学, 又从古琴家问学,在词乐未失坠的时候,记录下许多歌词的 文献, 这是他词学上的大贡献。 |
很常考必 背 | 封建正统士大夫和钟嗣成对戏曲作家的看法★★★★ | 简述封建正统士大夫和钟嗣成对戏曲作家的看法。 (简答题)在当时封建正统的士大夫心 目 中,对那些戏曲作家多数是轻视的,因而他们的 生平与创作自 然不载于正史列传, 钟嗣成却不管他们的“ 门第卑微, 职位不 振 ”, 竭力推崇他们的“ 高才博学, 俱有可传 ”, 认为有其不朽价值; 并希望 通过对他们的介绍,对戏曲创作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序文最后又说自己的著 作可能“得罪于圣门 ”,可见这种高度肯定戏曲文学与作家的态度,对封建传 统思想来说, 是一种叛逆。 |
很常考必 背 | 《录鬼簿序》 中 关于 “鬼 ”的论 | 请回答《录鬼簿序》 中关于 “鬼 ”的论述 。 (论述题) |
述★★ | 文章围绕“鬼 ”字谋篇,开门见山,指出世间有两种活着的鬼,一种鬼是“ 酒 囊饭袋 ”, 另一种鬼是不思进取、麻木不仁者。按说后一种鬼要比前者好,但 作者却说后者不如前者,由此自然引出下面话题――未死之鬼和已死之鬼的问 题,接着一语破的,顺势点出文章主旨,“ 亘古自今, 自有不死之鬼在 ”。作 者借鬼写人, 热情讴歌了那些地位虽然卑微但才能却非常出众的元代剧作家 们,表达了自 己独特的生死观、审美观和不以贫富贵贱、地位高下看人的人文 思想。 | |
很常考必 背 | 《录鬼簿序》 的 思想内容★★★ | 简述《录鬼簿序》 的思想内容 。 (简答题)《录鬼簿序》立意鲜明, 以幽默泼辣的语言,热情讴歌了那些地位虽然卑微但 才能却非常出众的元代剧作家们,表达了自 己独特的生死观、审美观和不以贫 富贵贱、地位高下看人的人文思想,同时以“鬼 ”字谋篇,挑战了传统价值观。 |
第八章 明
优先级 | 知识点名称 | 主观题 |
很常考必 背 | 李梦阳与何景明 论诗主张的区别★★★★ | 试述李梦阳与何景明论诗主张的区别。 (论述题)①明代前七子李梦阳与何景明共倡复古, 论诗宗旨基本一致, 但在学古方法 与途径上有差异。②何景明主张“领会精神 ”, “ 不仿形迹 ”, 李梦阳则是“ 刻意古范, 铸型 宿模, 而独守尺寸 ”;③何景明也不废弃法度, 但所谓“不可易之法 ”, 指的是“ 辞断而意续, 联 类而比物 ”的诗文体势, 与李梦阳所谓之古法主要是模仿古人语言不同;④何景明主张学古法, 又不受古法限制, 可以达岸舍筏, 成一家言, 而李梦 阳学古求似, 终生不能舍筏;⑤何景明主张较为灵活, 是对七子派以拟古为复古理论的修正。 |
很常考必 背 | 袁宏道诗论中 “ 变 ”的涵义★★★ | 简析袁宏道诗论中 “ 变 ”的涵义 。 (简答题)袁宏道的“ 变 ”有两个方面的涵义。①从体制上说, 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学作品, 有它不同的“音节 、体制 ”和写 作方法;②从一种体制的风格上说, 不同的时代, 有不同的时代风格。③不论是体制或风格, 变则通, 通则久, 久而又穷则又变。 |
很常考必 背 | “ 法因于敝而成 于过 ”★★ | 试析 “ 法因于敝而成于过 ”。 (论述题)①语出袁宏道的《雪涛阁集序》, 意谓新的诗文方法是在纠正旧 法流弊的基 础上产生的, 在对旧流弊矫枉过正中形成的。②一种文学发展到极端, 就要走向僵化衰落, 这就是“弊 ”。 因此, 必然有 所改变,产生另一种新文学 。这种新文学为了取代旧文学就不能不矫枉过正, 于是就有了“过 ”。 这种过逐渐滋长, 出现新的流弊, 于是又有新的文学来 矫正它。③这种文学发展观有一定的辩证思想, 是对复古倒退文学观的有力批判。 |
很常考必 背 | 《答吕姜山》★★ | 简述《答吕姜山》 中反映的汤显祖关于戏剧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答题)《答吕姜山》一文,反映了汤显祖关于戏剧理论的主要观点 。其一是戏剧创 作不能单纯强调作曲的格律。他反对以按字摸声来损害作者感情的表现,也否定 拘泥于寻宫数调以损害丽词俊音的运用。本文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即认为一个剧本应该包括意、趣、神、色四个方面。 他所谓意趣, 指的是作者的意旨和风趣。 意、趣、神、 色, 实际上包括了作品的 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
很常考必 背 | 《诗归序》★★ | 简述《诗归序》 的主要论点 。 (简答题)第一, 作者认为诗家途径之变有尽, 而精神之变无穷, 因此, 向上一着, 不当限 于途径上取异, 而应于精神上求变。第二,据此以衡量有明一代诗风的递变, 前者是七子的学古,取径于极肤极狭极 熟, 其病为空阔; 后者是公安所走的捷径, 其病为俚僻。第三,指出选《诗归》 以救弊的用意, 在于求古人真诗所在, 即是求古人精神所 在, 有意识地避免走上肤熟与俚率的道路, 而要使“ 心 目 为之一易 ”。 |
较常考得 背 | 《忠义水浒传 序》★ | 简述《忠义水浒传序》 的主要观点 。 (简答题)李卓吾的《忠义水浒传序》指出《水浒传》 为发愤之作, 不是无病呻吟的作 品, 他把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 ”说, 作为《水浒传》 的创作精神 。他一方面说明 作者是有感而作,同时又指出: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荒淫和祸国殃民的对外政策, 是产生《水浒传》 的根源。 |
很常考必 背 | 《曲律》★★★ | 简述《曲律》 的主要观点 。 (简答题)一、主张戏剧作家必须广泛学习国风,《离骚》 以及乐府诗词、 戏曲各方面的优 秀遗产, 丰富文学修养。二、 关于戏剧结构, 主张贵剪裁 、 贵锻炼 、 突出重点, 抓住头脑, 俱为卓见。三、 曲家多不注意宾白, 王骥德认为不能轻视。四、认识了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要求作品要重视内容, 但其所强调的内容是有 关风化, 因此以《琵琶记》 为范例, 而 目《拜月》 为宣淫, 这就表现了他的封建 观点。 |
第九章 清
优先级 | 知识点名称 | 主观题 |
很常考 必背 | “ 结构第一 ”★★★ | 如何理解李渔提出的 “ 结构第一 ”? (简答题)李渔的“ 结构第一 ” 包括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 、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 审虚实七个方面。结构第一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结构在戏曲各部分中居于最 重要的位置;二是结构处在戏曲写作过程中最先的次序。他认为戏曲作品首先 在于主题鲜明, 结构严整 。词采 、音律等等, 都是为主题 、结构服务的。“ 未 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 口者也 ”、“ 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 规模之未善也 。 ”(结构第一) 他强调作剧之前, 必先立好间架, 制定全形, 若急于拈韵抽毫, “ 当有无数断续之痕 ”, 最终是要失败的。 |
很常考 必背 | 《原诗》★★★ | 简述《原诗》 的主要观点 。 (简答题)叶燮的《原诗》是一部较有完整体系的论诗著作, 文中指出作诗之本, 就被 表现的客观事物来说, 可以用理 、 事 、 情三者来概括; 就诗人的主观来说, 则 以 才 、胆 、识、 力四者为要 。描写任何对象, 应该结合理、 事、情而进行艺术构思; 而才、 识、 胆 、 力, “ 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 ”, 一切的理 、 事、 情“ 无不待于此 而为之发宣昭著 ”。 两者又是互相作用的。 |
很常考 必背 | 王夫之在《夕 堂永日绪论》 中对诗歌情和 景关系的认识★★★ | 简述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 中对诗歌情和景关系的认识。 (简答题)他认为首先是“神理凑合时, 自 然拾得, ”重视灵感的作用。其次,他主张自 出胸臆,反对建立门庭。王夫之的意见对于反拨七子、竟陵的观点有现实意义。 |
很常考 必背 | 《答沈大宗伯 论诗书》★★ | 简述《答沈大宗伯论诗书》论述的主要问题。 (简答题)文中主要论述的是诗歌内容和艺术风格的问题。就内容来讲, 沈德潜认为诗“必关系人伦日 用 ”, 和封建伦理道德紧密相结 合, 如此方具有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 才能见出诗格之高。 就艺术的表现来讲, 则“诗贵温柔, 不可说尽 ”, 如此方能见出韵调之深美。 |
第十章 近代
优先级 | 知识点名称 | 主观题 |
很常考 必背 | 《摩罗诗力 说》对封建文 学思想的批判★★ | 简述鲁迅《摩罗诗力说》对封建文学思想的批判。 (简答题)鲁迅指出: “如中国之诗, 舜云言志; 而后贤立说, 乃云持人性情, 三百之旨, 无邪所蔽 。 夫既言志矣,何持之云? 强以无邪, 即非人志 。 ”他还进一步指出, 封建文学思想并不只是纯粹的文学观点; 封建文学思想就是为了取消诗歌的战 斗内容, 以便维护封建统治。 |
很常考 必背 | 《古谣谚序》★★ | 简述《古谣谚序》 中刘毓崧对民间歌谣的看法 。 (简答题)《古谣谚》是我国古代民间歌谣较完备的结集。刘毓崧这篇序言阐明编者之用 心, 表现了他对民间歌谣的看法。首先, 他注意到的是谣谚反映现实的精神及其社会作用 。 文中强调“诗言志 ” 的意义, 认为诗歌和谣谚同样地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表现。其次, 在语言艺术方面,谣谚是民间流传的 口 头文学, 它的特点,往往在粗糙 简朴之中具有一种深刻的表现力; 它的音调和语气,一本自然, 能够体现出强烈的 情感, 坚定地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