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第八章

2024-09-12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3708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一、《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完成

[单选、多选、简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新中国 成立初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困难,主要是能不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 权,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能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能不能保持优良 作风。

[单选、多选、简答]2.祖国大陆的初步统一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

(1)祖国大陆基本解放和各族人民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1951 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2)开展土地改革及其他民主改革。

[多选]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 ①《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多选、简答、论述]3.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1)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统一全国财政。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 件:土地改革的完成 ,现有工商业的调整 ,国家机构经费的大量节减。

(3)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三反”指反贪污、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五反”指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  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多选、简答]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开展

(1)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外交方针。

①另起炉灶;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一边倒。

(2)《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3)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4)抗美援朝的胜利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二、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

[多选](1)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性、从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有资本主义 的因素。

[多选、简答](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份

①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份,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 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②其中主要的经济成份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多选]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新中国 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多选、简答](1)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①没收官僚资本 ,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②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③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2)提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简答、论述]

(3)过渡时期总路 线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①中共中央在 1952 年底开始酝酿并于 1953 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 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 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 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特点。

[简答、论述](4)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 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 ,发展困难 ,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③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 条件。

④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三、开辟中国社会改造道路

[多选、简答、论述] 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 作社。

②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方法是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 ,逐步推广。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和平赎买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 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

②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 四马分肥”的办法,“四马分肥” 具体是指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

2.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多选、简答、论述](1)“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 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 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②成就:工业方面,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 步的坚实基础。如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在工业建设上接连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项零的突破,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建成投产,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等。农业方面,农业产品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 交通方面 ,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从此铁路贯通中国南北。青藏、康藏、 新藏公路建成通车 ,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

[单选](2)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初步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多选、简答](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起来;

 ②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