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四章
1.1927 年建立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主要表现是: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 ,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2)为了镇压和消除异己力量 ,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3)为了控制人民 ,禁止革命运动 ,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规定十户为 甲 ,十甲为保 ,分设甲长、保长。
(4)为了控制舆论 ,剥夺人民言论和出版自由 ,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2.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答: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 斗争的方针,保证中国革命的继续向前发展。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 政治局。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历史地位: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 个历史转折点。
3.国民党政府是怎样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
答: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 独裁统治。
(1)建立庞大的军队。据 1929 年 3 月的官方材料。“全国军额达二百万 ”,实际 兵员数远不止此。国民党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 ,各县民团统称保安队。 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建立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如隶属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调查统计局(“中 统”)和隶属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局(“军统”)。其主要任务就是 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3)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 ,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保甲内各 户要互相监视互相告发。“共具联保联坐切结”。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 之内。
(4)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大批进步书刊被查禁 ,许多进步作家被监视 ,拘捕乃至 枪杀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被剥夺。
4.革命根据地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答 :(1)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以打破敌人的封锁 ,火力发展农业生产。
(2)苏维埃政府动员和组织获得了土地的农民群众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成立劳动 助社、犁牛合作社,合理调节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组织农民开垦 荒地、兴修水利 ,增加农作物产量。
(3)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也有长足的发展 ,公营的军需工业和厂 矿企业开始建立起来。
(4)开展同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贸易往来 ,设置了对外贸易机关 ,奖励私人商业 输出输入各种必要的商品。
5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
一是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二是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 支部 ,建在连上;三是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 ,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第五章
1.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
(2)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2. 试述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
(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2)为了救国救民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3.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1)第一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 式。
(2)第二 ,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 ,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3)第三 ,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为主 ,缺乏重工业的基础 ,不能构成一个完 整的工业体系。
(4)第四 ,企业规模狭小、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5)第五 ,和外国垄断资本、本国官僚资本以及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4.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和 30 年代前期 ,中共党内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
(1)第一 ,八七会议以后 ,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 ,始终没 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
(2)第二 ,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 ,理论素养还不高 ,实践经验也很 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 ( 3)第三 ,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 ,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 抵制能力。
5.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1)主要内容
(1)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3)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4)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2)历史地位
(1)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
(2)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6.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 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2)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 端。
(3)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7.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1)它粉碎了国民党“ 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 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 ,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 ,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 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8. 简述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 展的两个客观条件。
(3)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 彻执行。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主观条件。
9. 简述土地革命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左”倾错误。
(1)第一次是 1927 年 11 月至 1928 年 4 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 势在不断高涨 ,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2)第二次是 1930 年 6 月至 9 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认为 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和 夺取武汉等中心城市。
(3)第三次是 1931 年 1 月至 1935 年 1 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