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一章 唐诗概述
1. 《全唐诗》及其补编共收诗 50000 余首。作家3600 多人 ,著名诗人几十名,“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通俗 诗人白居易为世界公认的大诗人。
2. 诗歌流派: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派、奇险诗派、通俗诗派。
3. “ 四唐”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4. 初唐诗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宫廷官员为主 ,主要是魏征、李世民、上官仪、“文章四友” 、沈佺期、宋之 问;一类以下层文士为中心 ,主要有“ 四杰” 、陈子昂、刘希夷、张若虚。此外 还有一类是隐士和侍诗僧 ,主要是 王绩、王梵志。
5. 初唐诗以陈子昂的成就最显著。
6. 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和杜甫。
7. 杜甫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8. 盛唐时期有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派 ,前者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为代表;后者以高适、岑参、王昌 龄为代表。
9. “二张”张说、张九龄;“三王”王幹、王湾、王之涣;“二崔”崔颢、崔国辅;“一贺”贺知章。
10. 晚唐诗人有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奇险诗派(亦称韩孟诗派)和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通 俗诗派(亦称元 白诗派)。主要诗人还有李绅、张籍、王建等。
11. 晚唐时期诗人:杜牧、李商隐。
12. 简答:唐诗兴盛原因。
答:(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伟为造就诗人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环境。
(二)思想文化政策相对地有利于文化学术的繁荣。
(三)各种学术、艺术的繁荣对诗歌的繁荣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四)前代文学成就伟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初唐诗歌
1. 王勃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山中》
2. 骆宾王代表作《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于易水送人》
3. 杨炯《从军行》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4. 卢照邻代表作《长安古意》。
5. 沈佺期、宋之问 ,人称“沈宋” 。沈佺期代表作《杂诗》 ;宋之问代表作《渡汉江》
6. 陈子昂是唐朝诗坛上得诗歌革新旗手。
7. 陈子昂有《伯玉集》著名的有《感遇》( 38 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 7 首)。
8. “文章四友” 即“崔李苏杜”(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其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杜 审言代表作《和晋陵 路丞早春游望》、刘希夷代表作《带悲白头吟》、张若虚代表作《春江花月 夜》。
9.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生活在唐太宗贞观中期以后至武则天当政期间 ,这正是初唐阶 段。他们都以诗文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10. “上官体”诗:初唐宫廷诗人上官仪作诗以“绮错婉媚为本 ” , 因为地位显贵 ,其实竟能 风靡一时 ,号为“上官 体”诗。从他现存的诗篇看 ,大多是描写宫廷生活的宫廷诗和歌功颂德的 应制诗 ,形式上追求华艳、婉媚 ,讲究 对偶。
11. 简答:陈子昂的文学主张?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在他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批判了齐梁诗风 ,认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 ,而兴寄都绝” ,即过分追求华丽的形式而缺乏有感而发、有所比兴的内容。另一方面主张诗歌应该以汉魏、正始的 诗歌为榜样 ,达到“风骨”、“兴寄”和“声韵” 的统一。
12. 《感遇》的思想内容:(一)对边塞战争的关心与思考。( 二)对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慨。
第三章 盛唐诗歌
1. 王维代表作《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 王维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孟浩然代表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春晓》。
4. 储光羲代表作《钓鱼湾》
5. 祖咏代表作《终南山望余雪》
6. 常建代表作《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的诗被称为“清而僻”。
7. 高适代表作《别董大》、《燕歌行》 ,宋育仁誉高适为“七言不祧之祖”。
8. 岑参擅长于描写边塞风光 ,代表作《走马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 封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外 ,还有《热海送崔侍御还京》《径 火山》
9. 王昌龄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代表作《闺怨》《长信宫秋词五首》,《从军行 五首》《出塞》《送芙蓉楼辛渐两首》。
10. 李颀代表作《古从军行》 ,王之涣代表作《凉州词二首》《登鹳雀楼》
11.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代表作《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蜀道难》。
12. 杜甫 ,字子美, 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 的家庭 ,他的诗是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 ,被誉为“诗史” ,本人也被视为“诗圣”
13. 杜甫早期代表作《望岳》: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晚年代表作《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14. 杜甫代表作还有:《奉赠韦庄函丈二十二韵》、《春望》、《羌村三首》 、《蜀相》。 15. 杜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 别》
16. 张说代表作《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17. 张九龄 ,字子寿 ,有《感遇》12 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天涯若比邻。
18. 崔颢的《黄鹤楼》有唐人七言律第一的称号。
19. 元结 ,字次山 ,有《元次山集》 ,代表《贫妇吟》、《春陵行》、《贼退示官吏》。
20. 顾况, 自号华阳山人,有《华阳集》,代表作《国》
21. 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有一批诗人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著陈 ,被称为“ 山水田园诗派”这个诗派的诗歌作品内容大多是在描绘山水田园优美风光的同时 ,表现自己闲居、隐逸的情趣 ,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陶渊明田园的传统 ,在以诗表现自然美方面不仅做到了“形似” ,而且还做到了“神似” 。这个诗派杰出代 表是王维 ,其次是孟浩然 ,世称“王孟” 。重要的诗人还有储光羲、祖咏、常建、 裴迪、毋潜
22. 边塞诗派----盛唐时期有一批诗人 ,以写边塞题材著称 ,被称为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王昌龄、重要作家还有李颀 ,王之涣、王翰 ,盛唐边塞诗 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抒写了将士杀敌卫国的豪情 ,表现了他们与亲人的离 别情绪 ,描绘了戍守战斗的场面 ,揭露了官兵之间的矛盾 ,刻画了边塞诗派的奇 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生活状况。盛唐边塞诗的风格呈多样化。
23. 简述:高适《燕歌行》的思想内容
答:诗从慷慨应征 ,转战沙场写起 ,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 ,艰难困苦的战斗气氛和士兵在战场 上的复杂心情 都加以表现 ,并且写到了将官与士卒苦乐安危的悬殊 ,以及他们对卫国战争的不同态度 ,多方面的反映了边塞征战的情景。诗篇内 涵丰富 ,气骨兼备 ,格调雄放苍凉 ,在盛唐边塞诗中是压卷之作。
24. 简述 :比较说明两大边塞诗派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
答:大体上讲 ,高适的诗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比岑参略胜一筹。这可能跟高适早年亲自参与农 耕 ,又当过县 尉小官有关 ,比较了解下层情况有关。而岑参的诗在反映边塞风光方面优于高适 ,这可能跟岑参较长时间经历大风、大雪、大热、 大冷的气候 ,亲眼见过边境各种奇异风光有关。他们都擅长用七言歌行体的形式 来写景抒情 ,都做到了声情并茂 ,粗略地说 ,高适比较淳朴质实 ,多直抒胸臆, 而岑参想象比较诡奇 ,雄壮中透着俊逸。
25. 简述:李白诗歌的基本内容?
答:(一)深刻地表现盛唐社会繁荣昌盛的景象和在盛世幕布掩盖下的各种社会矛盾 ,尤其是反 映安史之乱对 社会的祸害 ,表现了诗人的政治正义感。( 二)强烈地抒发了个人的宏伟志愿 ,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心态与作为。( 三)热烈赞美祖国壮丽河山。
26. 简述:《黄鹤楼》的艺术特征点?
答:这首诗借景抒情 ,书写的是怀古思乡之情 ,虽略有惆怅 ,却气概苍莽 ,全诗情景浑融 ,韵味 醇厚。虽是律 诗 ,却不受拘限 ,前半借助神话传说 ,用的是古诗句法 ,使寄寓其中的感情一泄无碍 ,更显出飘逸豪爽气质。
27. 论述:李白与杜甫诗歌艺术上的不同。
答:杜甫与李白是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座。 1 、他们一个是浪漫主义的大师 ,一个是现实主义的巨 匠,各有建树, 各有千秋 ,同样沾溉后人不浅同为后人所称赞。2、严羽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3 、就内容来说 ,李 白对现实的反映多从个人独特的感受出发 ,而杜甫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则从具体事 件入手 ,李白的反映面较窄 ,杜甫的反映面较宽 ,甚至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反映。就诗歌所体现的诗人精神风貌来说 ,李白显得豪爽飘逸 ,杜甫则相当沉郁悲苦。4、 就诗体擅长来说 ,李白更擅长歌行和七绝 ,杜甫则擅长律诗与乐府;李白多写抒情诗 ,杜甫则颇多叙事诗。
28. 论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善于以画家的笔触点染景物 ,描绘出色彩明丽 ,景象动人的自然风光。如《渭川田家》描写 傍晚夕阳照在 渭川河边的田庄上 ,牛羊回归深巷 ,乡村野老拄着拐杖在门口惦念着自己孙子的归来 ,在麦苗开花的季节 ,野鸡成双成对发出叫声,蝉睡着了 ,桑叶少了 ,农夫扛着锄头回家 ,在路上相见、谈话 ,说得难分难舍。作者以画家的笔触点染景物 ,描绘了这牧歌式的田园晚归图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寓主观与客观之中 ,达到了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的和谐统一。 如《辛夷坞》 ,诗中描写了山中的木芙蓉 ,即使在深山中 ,没有人欣赏 ,依然按生 长规律纷纷开花、落叶。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态度渗透在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达到了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的和谐统一。( 3)语言凝练、明快、 自然、极富表现力。如《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中得“照” 、“流”生动地把景物 的特征描绘出来 ,极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