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自考资料大纲考试重点练习7

2024-09-02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854

【自考课程名称】现代汉语基础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四份/第四章】第四章 修辞文字标点

【第一大题/第一节】章节练习

【单选题】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句话用 了 ( )

A.排比 B.对偶 C.借代 D.叠用

【分数】1 【答案】D

【解析】叠用是一些基本结构相同,并有意识地叠用某个或某些词语的句子、词 组。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 列。题干的字数并不相同,故而是叠用。

“你参加过‘结婚现场会 ’吗?大概没有,我参加过。 ”这个句子用于马烽某小 说的开头,其作用是 ( )

A.开门见山,突出全文中心 B. 问而不答,启发读者思考 C. 问中有答,表示强烈语气 D. 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注意

【分数】1 【答案】D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式,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用了设问就可 以排除 A 项的开门见山;B 项问而不答错得很明显;C 没有表示强烈语气。故而 选D。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 ”这句话句末应加 ( )

A.句号 B.问号 C.叹号 D.分号

【分数】1

【答案】B

【解析】这句话属于疑问句,句末应该用问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运用的修辞方式是 ( )

A.排比 B.正对 C.反对 D.串对

【分数】1 【答案】D 【解析】

正对:上下两句意义相近,互为补充。 反对:上下两句意义相反,互相映衬。

串对:上下两句意义紧密相接,前后连贯,又叫“流水对 ”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省略号属于 ( )

A.点号,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B.标号,有时也可以表示某种停顿和语气 C.点号,不能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D.标号,不能表示某种停顿和语气

【分数】1 【答案】B

【解析】省略号是标号,表示整段文字的省略,有时也可以表示某种停顿和语气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精神体现出 ( )

A.语法结构的重要性 B.句式选择的重要性 C.词语锤炼的重要性 D.修辞方式的重要性

【分数】1 【答案】C

【解析】“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精神体现出词语锤炼的重要性

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

A.首屈一指 B.如法炮制 C.无所事事 D.烂竽充数

【分数】1 【答案】D

【解析】应该是“滥竽充数 ”

按照“六书 ”的理论,带有表音成分的字是 ( )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分数】1 【答案】D

【解析】按照“六书 ”的理论,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没有表音成分,形声字有 表音成分,声旁就是表音成分。没有表音成分的字,看到字形无法知道读音。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陈词滥调、出类拔萃

B.集思广议、雷励风行 C.杖义执言、万马齐喑 D.惹事生非、声名狼籍

【分数】1 【答案】A

【解析】集思广益、雷厉风行、仗义执言、声名狼藉

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 ( )

A.语音 B.词汇 C.文字 D.语法

【分数】1 【答案】C

【解析】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

汉字的规范首先是 ( )

A.字量的规范 B.字形的规范 C.字音的规范 D.字序的规范

【分数】1 【答案】B

【解析】文字是视觉符号,因此汉字的规范首先是字形的规范。

下列字中属于独体字的是 ( )

A.衷

B.国

C.街

D.册

【分数】1 【答案】D

【解析】从内部的构成说,整字分为独体字与合体字两类。一个部件构成的字是 独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

不联系字音和字义,只研究汉字的形体,这种研究是汉字的 ( )

A.造字研究

B.书写研究

C.外部结构研究 D.内部结构研究

【分数】1 【答案】C

【解析】汉字的外部结构研究:只研究形体,不联系字音和字义。 汉字的内部结构研究:联系字音和字义来研究形体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的 7000 个通用字中,规范字有 ( )

A.2500 字 B.3000 字 C.4000 字 D.7000 字

【分数】1 【答案】D

【解析】《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的 7000 个通用字,全部都是规范字。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按部就班 B.搬门弄斧 C.变本加利 D.一愁莫展

【分数】1 【答案】A

【解析】选项 B 班门弄斧;选项 C 变本加厉;选项 D 一筹莫展

下列全属于合体字的一组是 ( )

A.衙/衷/国/语 B.台/是/人/要 C.及/问/向/困 D.事/击/句/这

【答案】A

【解析】从内部的构成说,整字分为独体字与合体字两类。一个部件构成的字是 独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人、及、事都是独体字,故选 A。

下列部件拆分正确的是 ( )

A.培—土、立、口

B.东—七、小 C.重—千、里 D.元—一、兀

【分数】1 【答案】D

【解析】B、C 是相交的组合,不能拆。A 直接拆成土、咅,咅才再拆成立、口。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开诚布公/如愿以尝

B.兴高采烈/言简意赅 C.珠联璧合/以逸代劳 D.无可非意/丰功伟绩

【分数】1 【答案】B

【解析】选项 A,如愿以偿;选项 C.以逸待劳;选项 D.无可非议

“句 ”字的第二笔归入五种基本笔形中的 ( )

A.折

B.竖

C.竖钩 D.撇折

【分数】1 【答案】A

【解析】折:包括各种折笔。句的第二笔是横折钩。

汉字属于 ( ) A.音节文字

B.语素文字 C.表音文字 D.音素文字

【分数】1 【答案】B

【解析】1)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如英文;

2)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

3)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如汉字;

4)音素文字+音节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 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

“人 ”字的笔画组合方式是 ( )

A.相接 B.相交 C.相连 D.相离

【分数】1 【答案】A

【解析】人的撇和捺相接。

下列合体字的组合模式都属于并列结构的一组是 ( )

A.语河浙辙 B.淋同头挪 C.句这向班 D.磕高竟风

【分数】1 【答案】A

【解析】同、头、句、这、向、风是包围结构

下列包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名列前茅 B.不记其数 C.丰功伟绩 D.鬼鬼崇崇

【分数】1 【答案】B

【解析】不计其数。

和语言的声律美直接相关的是 ( )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排比

【分数】1 【答案】A

【解析】利用押韵、平仄等手法塑造的声律美,和语音直接相关。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是 ( )

A.你吃饭了吗?

B.你去没去过北京?

C.你参加过朋友的婚礼吗?大概没有吧,我参加过。

D.凶狠的歹徒,不已经被绳之以法了吗?

【分数】1 【答案】D

【解析】反问: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叫 ( )

A.语音学 B.词汇学 C.修辞学 D.语法学

【分数】1 【答案】C

【解析】修辞学研究的是如何根据语言各个要素的构成、特点、规律、规则等, 来提高表达的效果。

“ 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对描述的客观事物故意‘言过其实 ’,加以夸大或缩小 ” 所指的修辞方式是 ( )

A.拟人 B.夸张 C.仿词 D.排比

【分数】1 【答案】B

【解析】夸张——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对描述的客观事物故意‘言过其实 ’, 加以夸大或缩小。仿词——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分,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 新词语。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所运用的借代方式是 ( )

A.以部分代全体 B.以特征代本体 C.以具体代抽象 D.以专称代通称

【分数】1 【答案】A

【解析】“一针一线 ”表达的是不会拿群众的任何东西,是以部分代全体。


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方式的是 ( )

A.天黑得像口锅。

B.失败为成功之母。

C.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D.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许强占人家一草一木。

【分数】1 【答案】D

【解析】A 比喻,B 比喻,C 拟人。

在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中,对于法律条文来说最重要的是 ( )

A.简洁有力 B.新鲜活泼 C.准确朴实 D.形象生动

【分数】1 【答案】C

【解析】准确朴实在法律条文和政策性文件等陈述性文件中,尤为重要。

修辞是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其依据是 ( )

A.不同的交际对象 B.不同的交际场合 C.不同的社会文化 D.特定的题旨情境

【分数】1 【答案】D

【解析】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 动。

“哈哈哈!”阿 Q 十分得意的笑。“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上面这段话括号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夸张 B.双关 C.仿词 D.拟物

【分数】1 【答案】C

【解析】仿词: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分,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式是 ( )

A.正对

B.反对

C.串对

D.排比

【分数】1 【答案】C 【解析】

①  正对:上下两句意义相近,互为补充。

②  反对:上下两句意义相反,互相映衬。

③  串对:上下两句意义紧密相接,前后连贯,又叫“流水对 ”

“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式是 ( )

A.明喻 B.借喻 C.暗喻 D.拟物

【分数】1 【答案】C

【解析】暗喻不出现比喻词,主体和喻体都在句子中出现。

下列句子中书名号使用有误的是 ( )

A.《乡村女教师》是一部优秀影片。

B.我喜欢《蓝色的多瑙河》这样的曲子。

C.《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性画作。

D.《明华号》邮轮缓缓启航了。

【分数】1 【答案】D

【解析】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 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 品。

属于句内点号的是 ( )

A.问号

B.逗号

C.括号

D.破折号

【分数】1 【答案】B

【解析】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可以是单句内部的停顿,也可以是复句里分 句之间的停顿。问号、逗号属于点号,但问号是句末点号。括号和破折号属于标 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可以是单句内部的停顿,也可以是复句里分句之间的停顿 的是 ( )

A.分号 B.顿号 C.逗号 D.冒号

【分数】1 【答案】C

【解析】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可以是单句内部的停顿,也可以是复句里分 句之间的停顿。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 ( )

A.我小学的时候就读过《三国志》。

B.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两个,三个……跑进风雨里。

C.圣诞和新年餐桌上的名菜——鹅肝、牡蛎、冰淇淋蛋糕,最为畅销。

D.老人说:我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我是第一次来抚顺。

【分数】1 【答案】D

【解析】直接引用说话的内容要用双引号。

诗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的修辞方式是 ( )

A.夸张 B.比喻 C.比拟 D.借代

【分数】1 【答案】A

【解析】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 面着意夸大或缩小。这句诗将“ 白发 ”扩大夸张,使愁绪更明显、更突出。

孔子说:“辞达而已矣。 ”其中“辞达 ”强调的是词语锤炼要 ( )

A.新鲜活泼 B.准确朴实 C.形象生动 D.和谐匀称

【分数】1 【答案】B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文辞或言辞的表述明白晓畅就行了。强调语言要准确 朴实。

下列句子中双重否定句是 ( )

A.他最不喜欢下雨天。

B.小王是班上写字最不工整的学生。

C.在如此寒冷的清晨,大家不得不戴上口罩、围上围巾。

D.她虽然不漂亮,但是很善良,依然很受大家喜爱。

【分数】1 【答案】C

【解析】双重否定句是指一种句式,即否定两次,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 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加强了肯定的效果,一 般由两个不连续作用构成和否定副词加不字构成。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装璜 B.盅惑 C.告罄 D.安祥

【分数】1 【答案】C

【解析】A 装潢;B 蛊惑;D 安详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良辰美景 B.积腋成裘 C.一如即往 D.查言观色

【分数】1 【答案】A

【解析】B 集腋成裘;C 一如既往;D 察言观色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美轮美焕 B.如鲠在喉 C.关怀倍至 D.鼎礼膜拜

【分数】1 【答案】B

【解析】A 美轮美奂;C 关怀备至;D 顶礼膜拜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

A.饮鸠止渴 B.眼高于顶 C.红袖添香 D.严于律己

【分数】1 【答案】A

【解析】饮鸩止渴,注意鸩和鸠的区别。

词语锤炼的最基本要求是 ( )

A.简洁有力 B.形象生动 C.新鲜活泼 D.准确朴实

【分数】1 【答案】D

【解析】准确朴实是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

下列句子运用了明喻修辞手法的是 ( )

A.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B.失败是成功之母。

C.知识就是力量。

D.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

【分数】1 【答案】A

【解析】明喻的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能明显地看出是在 打比方的比喻 词:“像、如、若…… ”、“好比、好像、犹如、仿佛…… ”等。


【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有 ( )

A.硬币正悄然“退休 ”(《文摘报》)

B.小松树,谢谢你这顽皮的播种家。(黄宗英《大雁情》)

C.科学技术进入农村千家万户,亿万农民正向贫穷愚昧告别(《人民日报 ·海外 版》)

D.冬天全没有离开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长久赖下去似的。(艾芜《屋里的春天》) E.地球可能有一个甚至几个“兄弟 ”。

【分数】2

【答案】ABCDE

【解析】全部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有 ( )

A.发奋图强

B.好高鹜远

C.望风披靡 D.修养生息 E.耳濡目染

【分数】2

【答案】ACE

【解析】好高骛远、休养生息。

下列标点符号中,属于点号的有( )

A.引号 B.括号 C.句号 D.问号 E.逗号

【分数】2

【答案】CDE

【解析】句号、问号、逗号属于点号。引号、括号属于标号。

标点符号误用的句子有( )

A.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B.《湖畔》中人物的对话;《鲜花开放的地方》中环境的点染;《大钱饺子》里

的铺叙议论,都十分富有特色。

C.身旁小李早已沉不住气了,大声嚷着:“分队长!分队长!…… ”

D.《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E.大家说:“这次活动,真是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啊 ”!

【分数】2

【答案】ABE

【解析】A 项的问号运用错误,如果没有提出问题并且要求回答,就不是疑问句, 就不用问号;B 项分号应改为顿号,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顿 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E 项的叹号要在双引号内。

下列各项,存在滥用误用繁体字、繁简混杂、乱用简化字及错别字的有( )

A.武汉長江二桥 B.去年是己醜年 C.萍果店

D.批发另售西瓜 E.欢渡元旦

【分数】2

【答案】CDE

【解析】C 是苹果,D 应是零售,E 是欢度。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有 ( )

A.默守陈规 B.毛骨悚然 C.捉襟见衬 D.抵掌而谈 E.川流不息

【分数】2  【答案】AC

【解析】墨守成规、捉襟见肘

下列成语无错别字的有 ( )

A.按步就班 B.荒诞不经 C.明辨是非 D.兴高彩烈 E. 自力更生

【分数】2

【答案】BCE

【解析】按部就班、兴高采烈

下列属于独体字的有 ( )

A.事 B.册 C.衷 D.国 E.朋

【分数】2  【答案】AB

【解析】一个部件构成的字是独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 独体字不能拆分部件。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优点包括 ( )

A.和汉语基本适应

B.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C.造字方法完备合理

D.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E.数量繁多结构复杂

【分数】2

【答案】ABD

【解析】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优点包括:和汉语基本适应、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是指 ( )

A.非汉族的人也可以认识汉字

B.古文字可以传到现在

C.表意上可以贯通古今

D.字形的表意可以超越方言 E.汉字可以超越国际和历史

【分数】2  【答案】CD

【解析】汉字具有的超时空性分为两点:

(1)汉字的超时代性:汉语语素意义的变化比语音的变化慢,也就是用字的变 化比字音的变化慢。(2)汉字的超方言性:方言之间语素意义的差别小,语音 差别大,也就是说各方言用的字大致相同,只是读音不同。

下列词语中包含错别字的有 ( )

A.标新立意 B.豆寇年华 C.风毛麟角 D.礼上往来 E. 自立更生

【分数】2

【答案】ABCDE

【解析】标新立异、豆蔻年华、凤毛麟角、礼尚往来、 自力更生。

下列选项中属于双关的有 ( )

A.调“茶 ”团不要再来了。(《人民日报》)

B.不是开小差,而是开大差。(范项《壮丽史诗的一个篇章》)

C.她站在暗处不动,满身是耳朵,满身是眼睛。(茅盾《子夜》)

D.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许强拿人家一草一木。(姚雪垠《李自成》)

E.李四光在海轮调头之时朝那遥远的东方看了一眼,计算了一下西欧和亚洲的时 差,欣喜地想道:现在好了,东方已经破晓,中国已经天亮了。(黄钢《亚洲大 陆的新崛起——从李四光的道路看新中国地质科学的跃进》)

【分数】2

【答案】ABE

【解析】双关:借助于语境的特定条件,故意让语句表面上说的是一个意思,实 际上是另一个意思。CD 是借代

下列选项中,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有 ( )

A.子女争为父母做“红娘 ”,单位邻里为老人“搭鹊桥 ”。

B.搞好“菜园子 ”,丰富“菜篮子 ”。

C.失败是成功之母。

D.人生终点站的服务员——访八宝山殡仪馆整容工刘瑞安(新闻标题) E.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分数】2

【答案】ABDE

【解析】C 是比喻。借代就是不直说一个事物,用另一事物代替。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物修辞手法的有 ( )

A.小松鼠,谢谢你这顽皮的播种家。

B.天空像一口大黑锅。

C.荷花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D.月亮一露面,漫天的星星惊散了。

E.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分数】2  【答案】CE

【解析】拟物是指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分为把人当作 物来写、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三种情况。A 是拟人,B 是比喻,C 不是恐怖故事,而是把站在荷花下的人当做荷花来写,所以是拟物。 D 是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