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3

2024-09-20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课程代码】28956

【自考课程名称】20世纪欧美文学史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自考免费咨询

微信扫码咨询:

学历升本微信免费咨询、规划、助学

初中升本、高中升本、中专大专升本

自考、成考、函授、国开、助学加分

初中学历补办高中毕业证

自考论文包过辅导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请具体介绍《百年孤独》 的主要内容 ,并概括其创作意念。

从字面上看 ,小说写的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兴亡史  。这个家族七代人的经历和命运 , ,在作者的笔下显 得格外神奇迷离 ,触目惊心 。创业人老布莱恩迪亚为了摆脱敌人阴魂的纠缠 ,携妻子和部分乡邻跋涉 到荒僻之地 ,创建了马孔多村落 ,生下两儿一女 。年迈时 ,在天将花雨时默默死去 。大儿子何塞阿卡 迪奥生下儿子后不辞而别 ,归家后又自杀而死 。小儿子奥雷良诺在内战一开始就跟 21 歌大汉去投奔自 由派 ,官至上校 ,有过传奇般的戎马生涯 ,成为令政府畏惧的人物 ,后来因为厌倦内战而自杀未遂 , 回到马孔多打发残年 。孙子小阿卡迪奥在自由派失败后被保守党徒枪杀 。 。 曾孙女雷梅苔丝对所有男 子都具有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奇吸引力 ,后来乘上床单飞升上天 , 消失在太空 。 曾孙阿卡迪奥第二亲眼 目睹了一场罢工工人被屠杀的惨剧 ,死里逃生回到马孔多 ,路遇不间歇的下了四年夺的滂沱大雨 。六 世孙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与其姑妈在充满红蚂蚁喧闹的房子里纵欲狂欢 ,生下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婴儿 , 蚁群把婴儿拖入蚁穴 ,一场飓风席卷而去 ,马孔多从人们的记忆中完全消失 。小说写的扑朔迷离 , 充 满虚幻神奇的气氛 ,但是其蕴含的深刻的现实内容和明确的创作一念却是不难体会和感受到的 。 。作 者自己说过 ,布恩迪家族的历史 ,实际上就是拉丁美洲的历史 ,作家的职责就在于提醒公众牢牢记住 这段容易被人忽视和遗忘的历史 。《百年孤独》 的描写正式立足通过一个虚构的小镇的兴衰 ,对拉丁美洲社会进行象征性的历史再现 ,揭示其延续了漫长岁月的愚昧 、落后和不公正 。从中可以感受到作 者不满社会动乱 ,憎恨黩武专制 ,反对外来势力入侵等正直感情 。拉丁美洲不愿也不能没有自己主见, 不应抱任何按照西方的意愿来改变自己的独立和特色的不切实际的空想 。他说百年是年代久远 ,孤独 的反义是团结 。不言而喻他的深刻含义就是拉丁美洲人民团结起来 ,总结历史的经验 ,勇于正视现实, 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这是最终结束拉丁美洲漫长的苦难岁月的关键。

分析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  的结构艺术(这道题……比较汗……大概看看吧……)

《大师与玛格丽特》 (1940) : 多种主题互相交织 ,充满时空的切换变幻 ,融历史传统 、宗教故事 、神 秘幻想 、现实世界于一体【多种主题互相交织 ,充满时空的切换变幻 ,融历史传统 、宗教故事 、神秘幻想 、现实世界于一体 】  《大师和玛格丽特》 是米 ·布尔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 ,被誉为 20 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家为此呕心沥血 ,八易其稿 。小说将现实与神话融为一体 ,揭示了惩恶扬善等主题。

小说中两个叙事层面交替展开 。一个是现实与幻想交融的层面 。小说一开始由魔王沃兰德及其随从来 到莫斯科考察人心变化引出情节 。 由于魔王的到来和活动 ,小说中频频出现魔幻的场景 ,如剧院里下 起了卢布雨 ,公寓里开起了撒旦舞会 ,凡人涂上魔油后变成了会飞的女妖 … … 。然而 ,透过这样的场 景 ,人们看到了真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 品质恶劣的文联主席 、贪污受贿的房管主任 、贪图钱财 的小市民等等 。 当然 ,生活中也有美好的人和事 。小说中那个无名无姓的大师为人真诚 ,有才华 , 孜 孜不倦地追求艺术真谛 ,他因害怕遭迫害而躲进了疯人院 。他的女友玛格丽特则要勇敢得多 ,她不屈 不挠地寻觅她的理想 ,并最终和大师一起获得了他们所期待的和谐的内心 、 自由的空间和平静的生活,而这也是作者本人所理想的境界。

另一个是历史与传说交融的层面 。小说中描写了罗马帝国的犹太总督彼拉多审判并处死约书亚(小说 中 ,他既是耶稣的化身 , 又不同于耶稣 ,他是善的意志的代表) 的故事 。彼拉多形象具有双重性 。作 为耶路撒冷的统治者 ,他残酷暴戾; 作为人性未泯的地方官员 ,他矛盾胆怯 。政治上的高压 ,使他最 终还是不很情愿地处死了约书亚 。他试图赎罪 ,试图为自己洗刷罪行 ,但是他仍未逃脱长达 1900 年的 良心的折磨 。小说表明:胆怯是人类最可怕的缺陷。

在作品的卷首 , 作者引了歌德 《 浮士德 》 中浮士德与魔鬼靡非斯特的两句对白 : “你究竟是 谁? ”“我是那种力的一部分 ,总是想作恶 ,结果却总是行善 。 ”作者借此来彰显小说中的重要形象 魔王沃兰德的本质特征 。这一形象与圣经故事中撒旦有区别 ,他不是恶的化身 ,反而是恶的揭露者 , 在作品中起了惩恶扬善的作用。

小说通过巧妙的架构和时空的切换(如魔王的讲述 、大师的小说 、“ 天真汉 ”的梦等) ,将两个层面以及相应的事件和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小说充分显示了布尔加科夫寄真实于魔幻 、 寓庄严于谐谑 的深刻和机智 ,他让读者在他营造的独特的艺术氛围中品味人生的哲理。


简述弗吉尼亚 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中怎样运用意识流手法的

《墙上的斑点》 是伍尔夫变革后的代表作 ,主要具有意识流中的以下写作手法。

1 .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创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法 ,主要是通过人物独白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思想和 内心活动 ,并且多是人物内心不易被察觉的最真实的想法。

在《墙上的斑点》 中伍尔夫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 。可以说《墙上的斑点》 整篇文章都是 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 除了主人公外没有任何人物 ,也没有其他情节。

伍尔夫与传统作家不同 ,她没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而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 ,小说的一开始 ,读者   便被主人公告知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 , 于是直接进入到她的精神世界 ,一会儿想到主人公所住房子的   老房主 ,一会想到退役上校的古物收藏家 ,一会儿又想到惠特克年鉴 . . . . . . .大量的内心独白手法的使 用消减了作者对作品文本的干预 ,使作者超离于作品之外 ,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

2 . 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指人物在面对某一件事物的时候 ,突然联想到其他的人或事 ,人物看到的事物和联想到的 事物之间都是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的 。 自由联想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 ,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因 此也是读者最容易迷惑的地方。

在《墙上的斑点》 中主人公第一次猜测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 ”时 ,便联想到“那一定不是为 了挂一幅油画 ,而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一幅卷发上扑着白粉 、脸上抹着脂粉 、嘴唇像红石竹花 的贵妇人肖像 。它当然是一件赝品 ,这所房子以前的房客只会选那一类的画——老房子得有老式画像 来配它 。他们就是这种人家——很有意思的人家 ”主人公这一系列的联想看起来似乎是天马行空 ,但 一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是有具体的联系的 。主人公从斑点可能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而想到墙 上原来的钉子 ,又从墙上原来的钉子想到钉子的用途——挂一幅画 ,接着又联想到这栋房子原来的主 人的喜好 ,然后得出这只墙上的钉子“不是为了挂一幅油画 ,而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 ” ,最后才细 致的联想到这是“一幅卷发上扑着白粉 、脸上抹着脂粉 、嘴唇像红石竹花的贵妇人肖像 。”让人迷惑 的是这一连串的联想好像对小说主题和内容没什么作用 ,完全就是多余的东西 。但这些“细小的 、奇 异的 、倏忽而逝的印象 ”才最真实的反映了主人公当时的思绪的状态。

3 . 时间蒙太奇

蒙太奇(法语 montage  的译音) 原意为“剪接"  ,在电影中就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简 言之 ,便是剪辑和组合 。意识流小说和一般小说的叙述方式不同 ,意识流小说更注重自由和灵活性。

小说作者通过对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把不同时空的画面剪切 ,拼接在一起使小说文本更有立体交错感。 意识流手法蒙太奇分为时间蒙太奇和空间蒙太奇 。时间蒙太奇是指在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思维意识不受    时间的限制 ,它可以在过去和未来中来回的穿梭 , 即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的事情; 空间蒙太奇是指在    小说中的一指定时间里可以展示出不同空间发生的事情 , 即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所发生的事情 。在《墙上的斑点》 中主要以时间蒙太奇为主。

在文中主人公曾认为“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 ,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 。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 。”并由此想到“一个起伏的小小的古冢 ,一个平滑的古冢 ,就像南部丘陵草原地带的那些古冢 ”    接着又联想到“一定有哪位古物收藏家把这些白骨发掘出来 ,给它们起了名字 ”(现在) ,又有“我     想知道古物收藏家会是什么样的人?多半准是些退役的上校 ,领着一伙上了年纪的工人爬到这儿的顶上, 检查泥块和石头 ,和附近的牧师互相通信 。牧师在早餐的时候拆开信件来看 ,觉得自己颇为重要 。为     了比较不同的箭镞 ,还需要作多次乡间旅行 ”(过去) ,最后又出现了“这个箭镞已经被收藏进当地     博物馆的展柜 ,和一只中国女杀人犯的脚 、一把伊利莎白时代的铁钉 、一大堆都铎王朝时代的土制烟     斗 、一件罗马时代的陶器 , 以及纳尔逊用来喝酒的酒杯放在一起 ”(将来) 。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

主人公由现在回到过去 ,又连接着未来 ,使得整个小说在时间蒙太奇的作用下变的交错朦胧 ,似懂非懂。

4 . 打破传统模式 ,  注重人物内心意识 ,  不重情节。

在《墙上的斑点》 中没有情节 ,没有背景 ,没有时间 ,没有具体人物 ,没有冲突 ,作者只是抓住主人 公一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的一瞬间的感受和思维意识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 ,我抬起头来 ,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 。为了要确定是在哪一天 ,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 ” ,接下来主人公 便顺着往下想去 ,让自己的思维放开不受任何拘束的遨游 。当想到一部分时又马上回过头来思考这斑 点到底是什么 。《墙上的斑点》 一共有 6 次对斑点可能是什么的猜想 ,在经过 6 次的猜想之后 ,直到 在小说的结尾处才写到:“ 哦 ,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 ” ,到这里才真相大白。

5 . 打破传统的平行叙述方法 ,  多为发射状。

在《墙上的斑点》 中伍尔夫放弃了传统的意识流小说叙述方法 ,而开拓了一种新的围绕一点的发射状     叙述法 。《墙上的斑点》 整篇文章略看起来散漫无序 ,但是细品之后才会发现其构思慎密 ,结构紧凑 。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 6 次对斑点的猜想和想象 ,不断地给墙上的斑点赋予新的意向 ,并展开丰富的联想:  (1) 主人公猜测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 ,就联想到了这只钉子上挂的一定是一股贵妇人的小肖像    画 ,想到现在这房子的以前的房主;(2) 当她又觉着这斑点太大 ,太圆了 ,不想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 而联想到生命的神秘和偶然性;(3) 又从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小孔 ,他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    想到特洛伊 ,莎士比亚 ,想到了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4)她在某种光线下看那个斑点 ,它竟凸出在    墙上的 ,也不完全是圆形的而想到了古冢和那古物收藏家;(5)她想站起来弄明白墙上的斑点是她随    便设想的一只巨大钉子的旧钉头 , 由此想到随着迷信的消失人们不再敬畏一切;(6) 当主人公仔细看    着斑点时 ,她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于是又想到树及树的生长 。最后故事是由另一个人     来揭开谜底的“然而不论怎么说 ,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 ”。伍尔夫的放射状的叙述方式就是以斑点为起点 , 以 6 次不同的猜想向6 个不同的方向散射开来, 而围绕着 6 次猜想的联想就填充了射线之间的空隙 ,最终便形成了以叙述“斑点 ”为圆心的一个圆。

心理小说: 是 20 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另一种重要类型 。代表有: 纪德 、莫里亚克 、乔治 .贝尔纳 诺斯 、朱利安 、格林等人 ,其作品主要描写财富 、情欲等东西与人内心的恶之间的关系 。并受到现代 心理学的影响 ,较多地通过梦境 、 自由联想等来展示人心灵深处隐秘的角落 ,大量采用内心独白等手 段。

社会小说: 是 20 世纪法国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 。更多地集成 19 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地传统 ,侧重描写 当代法国 、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政治风云 、 战争和重大社会事件 。代表人物: 莫洛亚 、马尔罗 、 巴比塞 、 阿拉贡等人。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16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15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14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13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12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11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10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9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8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7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6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5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4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3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2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冲刺1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解读3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解读2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解读1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3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2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1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4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3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2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1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名词解释2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名词解释1